1.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Cu2+与I—作用可生成I2,I2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I—=I3—,又知氧化性:Fe3+>Cu2+>I2>FeF63-;析出I2可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其反应为:2S2O32-+I3—=S4O62—+3I—。操作: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可能含少量Fe2(SO4)3),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2SO4溶液、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用去VmL标准溶液。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其作用可能是。加3mol/LH2SO4溶液的作用可能是。⑵滴定实验中所用指示剂是。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⑶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⑷硫酸铜与碘化钾反应后被还原白色的碘化亚铜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⑸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2.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在水中溶解度小)、Pb(OH)3-、Pb(OH)42-,各形态的物质的量的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⑴Pb(NO3)2溶液中,c(Pb2+)/c(NO3-)(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⑵向Pb(NO3)2溶液滴加盐酸,溶液中c(Pb2+)/c(NO3-)没有变大,反而变小并有沉淀生成,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⑶向Pb(NO3)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也变浑浊,在pH时生成沉淀最多,继续滴加NaOH溶液,混合体系又逐渐变澄清,说明沉淀物的性质与的性质相似。pH=13时,混合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图中: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10.80.60.4046810121421345pHα0.23.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左图所示。右图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条件,所用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⑴若t1=15s,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⑵若t2~t3阶段,C的体积分数变小,此阶段v(正)v(逆)(填“>”、“=”、“<”)。⑶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⑷t5~t6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共减小0.03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mg~50mg的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用足量的稀硫酸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1)配平有关反应方程式:IO3—+I—+H+→I2+H2OI2+S2O32—→I—+S4O62—(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需要用纯净的食盐水来代替食盐样品做对比实验,这是因为滴定过程中会发生空气氧化碘化钾的副反应。写出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反应对实验测量食盐中碘酸钾含量结论的影响是()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确定(3)若不计副反应的影响,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4)该同学得到(3)的测量结果后,认为可以不做(2)的对比实验就能判断此食盐样品是否合格,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5.(1)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氢原子数成正比。如CH3CHO分子的PMR谱有两个峰,其强度比是3:1。若某分子式为C5H10O2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甲和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甲和乙的蒸汽所占体积相同,则C5H10O2的PMR谱峰的强度之比可为、。(2)有机物A与乙酸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若A分子中C、H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