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渔父-(9)VIP免费

渔父-(9)_第1页
1/19
渔父-(9)_第2页
2/19
渔父-(9)_第3页
3/19
汨罗屈子祠对联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知识回顾•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了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楚辞》,是继《诗经》后的第二部诗集。西汉刘向所编,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因其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诗”。这种诗体的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子、篇幅可长可短,打破《诗经》四言格式;多用“兮”字,便于抒情。•后人将《诗经》里的“国风”与《楚辞》里的《离骚》并举,称为“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楚辞》(fǔ,同“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自读课文,解决以下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第一节行吟泽畔是以见放屈原既放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第二节不凝滞于物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第三节新沐浴振衣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第四节鼓不复与言齐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问题探讨•本文中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持怎样的处世态度?•文中的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屈原形象屈原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形象,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渔父形象他有着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他是一位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九、深入探究“渔父”在本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让我们对“渔父”这一意象进行探究。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赤壁赋(苏轼)•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渔父形象:•隐士的象征。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品性高洁,淡泊名利、无欲无求,•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历经沧桑、明于世事,处事平和谦逊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