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教学实录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学会阅读浅显文言文。2、了解五柳先生人物形象特点。3、品读蕴意深刻的语言,感知作者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五柳先生人物形象特点。教学难点:品读蕴意深刻的语言,感知作者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想到陶渊明,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关键词?生:集思广益师(补充):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师:我们之前学过陶渊明的哪些文章?生:《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师:今天呢,我们走进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借五柳先生人物形象了解一位真实的陶渊明。二、教学过程(一)解题师(出示文题):想要为一个人作传,哪些信息是不能省的?生:籍贯、姓名、性别、性格特征、家庭等等。师(总结):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词注音嗜辄吝褐箪汲俦觞瓢屡娄欤2、重点词意因以为号焉:就。不求甚解:过分。便欣然忘食:高兴的样子。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造饮辄尽:往,到。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短褐穿结:指衣服破烂。黔娄之妻: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三)研读课文1、读通课文师范读:请同学说不足之处。生试读:说读的理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师:五柳先生是一位————的人,主要体现在课文————————细节中,原因是——————。生:是一个爱喝酒的人。生:是一个不慕荣利的人。生:是一个爱好自然的人。……师(总结):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荣利、性情率真、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隐者。3、探究五柳先生人物形象。(1)师: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老师做了民意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同学不喜欢陶渊明,请同学说出理由。)生:不喜欢,因为他喝酒把家都喝穷了。生:不喜欢,因为他光顾自己,不顾家庭,有点自私。生:不喜欢,因为他不通人情,喝了别人的酒,连个招呼都不打。生:不喜欢,因为他身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去挣钱,整天在家里玩。……(2)师:那我们来看看史料记载中的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陶渊明曾祖为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的人。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有猛志,不同流俗。393年,任江州祭酒。400年,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404年,他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405年,转入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秋,任彭泽县令。师: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样的陶渊明?生:有远大志向的人。生:想要建功立业的人。生:是一个不如意的人。生:是一个背负家庭重担的人。(3)师:从史料中,我们得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陶渊明,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壮志满怀的儒者变成了归隐田园的隐者呢?生:自由回答。师:我们看看陶渊明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国家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从一位儒者成为一名隐士,他放弃了很多身份?那他放弃了哪些身份呢?生:钻研者;生:贪官;生:不择手段者;生:变成了一个卑躬曲膝的人;……师(总结):总之,陶渊明为了生计有可能变成一个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钻研者。(4)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是陶渊明,面临隐者、儒者、钻研者三种身份选择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哪种身份呢?师:(教师民意测验,很多同学选择了隐者。)为什么会选择隐者呢?生:不愿意同流合污。生:不愿意违背心愿。生:不能为了钱出卖一切。生:不愿意变成卑劣的小人。……(5)师:作者所有的感情都融合在本文的一个字中,这个字贯穿全文,出现了十几次之多,这个字就是……生:不。师(把含有“不”的句子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