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有序高效备考聚焦核心素养有序高效备考————20202020年高考生物学备考策年高考生物学备考策略略01.核心素养——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目标体系02.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交流提纲03.聚焦核心素养,创设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人才培养与选拔目标体系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中国梦的千秋大计基础教育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3.核心素养的内涵(1)素养即素质与教养。是指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的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做出明智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和行动的高级能力与建立在人性、情感、道德与责任基础上的人性能力。简言之,素养是知识习得过程中内化于个体的内在的品格与能力,是忘记了所学一切后剩下的东西。有素养的人不仅是有创造性的人,而且是对其行为负责的人。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有素养的人不仅知道保护自己,更知道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2)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共通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与超越。核心素养具有根基性(是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做人的根本,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支撑性(品格、能力对人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生成性(可以影响、带动、生成其他一些素养)、可持续发展性(可以不断的提高与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目标体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文化基础个性发展社会参与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三个领域、六大素养、18个要点(3)学科核心素养是各学科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蕴涵的分解和落实,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经过学科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既体现本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部分或全部),也包括各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学校教育是通过分科课程教学,以不同领域的教育素材从不同侧面共同促进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核心素养”教育要落地生根,只有融入到学科教学中,真真切切地抓好学科课程教学,从学科属性出发落实好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否则只能是凌虚蹈空生命观念(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社会责任(情)关注社会议题参与相关事务的讨论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宣传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科学思维(意)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行)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核心素养(4)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和关键能力。生命观念(知)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科学思维(意)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生物学思维方法有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行)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