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的逻辑与一般过程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类型第四节项目评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定义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特点三、社会工作研究的意义四、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定义社会工作研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把它理解为关于社会工作的研究,即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对象而进行的研究;二是把它理解为为了社会工作的研究,即它是为了发展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知识而进行的,以求更有效地推进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的后者。即使在后一种视角,学者的理解也是很有差别的。芬克认为:将有系统地寻求未知答案或验证某些假设的过程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就是社会工作研究。(强调社工研究科学的一面)波兰斯基.A.诺曼(Polansky.A.Norman)指出:所谓社会工作研究,是将社会福利工作计划、组织或机构的功能与方法的效力,加以精密地探索与科学地检定,寻求一般原理与法则以发展社会工作的学理、技能、观念与理论的活动或过程。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它能使针对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的知识、技术更为有效与科学化。我们的定义:社会工作研究是运用社会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社会工作对象需求的种类与满足的途径,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社会工作的效果与发展等等各种社会工作课题的活动或过程。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特点1、以弱势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2、研究者是资料的搜集者和分析者,也很可能是研究成果的应用者。3、研究的主要目标并非研究人员的自身满足,而是同情和帮助案主。4、社工研究与实务及理论密切相关。三、社会工作研究的意义1、开展社会工作研究是及时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需求以提供适宜的服务的需要。2、是科学地探寻社会问题成因并加以合理解决的需要。3、是不断地改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的需要。4、是不断完善社会政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5、是验证和发展社会工作理论的需要。四、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1、自愿参与和知情同意2、参与者无伤害3、匿名与保密4、研究者身份。告知与“实务上的欺骗”5、价值中立6、研究成果的公开与分享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的逻辑与一般过程一、研究逻辑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一、研究逻辑1、两类知识赞同性事实与经验性事实2、假设演绎法是获取知识的逻辑载体科学研究包含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都有局限性。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由循环递进的归纳和演绎过程构成。理论——假设——观察——检验——理论………二、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1、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3)观察(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得出研究结论2、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基本程序包括准备、调查、研究和总结四个阶段。社会工作研究比其他社会研究更具弹性和针对性。我们也可以将上述四个阶段分为七个步骤:(1)拟定题目(社工实践和理论中涉及的问题)(2)文献探讨(3)提出假设(4)研究设计(5)搜集资料(6)分析资料(7)撰写报告3、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程序质性研究即依据现象学、解释学、社会互动论等理论,搜集和分析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的现实,探索社会关系。其灵活性较强,认识深入丰富,有助于发现独特性。其主要方法有非结构式的直接观察与会谈。量性研究则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量性测量手段(问卷、量表等)搜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研究的资料搜集方法包括结构式直接观察、问卷、量表、测验等。质性研究虽然遵循社会工作研究程序,但其准备阶段较短,调查阶段较长并与研究阶段紧密结合,总结阶段的任务多。量性研究的程序基本遵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建立研究架构,确定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制订抽样方案和汇总统计资料是其关键步骤。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类型一、实验研究二、调查研究方法三、非接触性研究一、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三对要素:(1)自变量和因变量(2)实验组和控制组(3)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实验研究的基本形式:(1)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