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VIP免费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3页
3/4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石牌中学陈晓晗【三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⑵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第一部分(1~3节)怀念痛悼──身世悲苦低微。第二部分(4~8节)眷念感激──勤劳善良无私。第三部分(9~11节)同情控诉──命运悲惨。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赞美──灵魂高尚。三、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节便是明证。第13节,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罗嗦,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五、布置作业1.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2.推荐阅读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教学过程〗一、分段朗读,揣摩体会诗的节奏和旋律朗读提示:第一部分: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第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