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闵行区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一)默写(15分)1、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白朴《天净沙·秋》)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欤!(范仲淹《岳阳楼记》)5、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选择(8分)6、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沧桑B.粗犷C.骇人听闻D.浮想联篇7、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排比)B.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比喻)C.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反问)D.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他就是差不多先生。(设问)8、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________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A.林立B.屹立C.矗立D.站立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车夫祥子是茅盾笔下的典型人物。B.关汉卿的代表作有《窦娥冤》等。C.《劳山道士》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D.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三)综合运用(2分)10、请你推荐一部名著,参照下面的表述,写一句话。沈从文的《边城》,用纯净而明亮的笔触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宽厚而美丽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11—12题(5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1、“杨花雪”的含义是__________。(2分)12、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8分)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醒能述以文者__________15、“禽鸟之乐”的具体表现是______。联系全文,太守之“乐”是指_____。(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煮粥侍姊英公①虽贵为仆射②,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自苦如此。”勣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勣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注释]①英公:唐朝名将李勣,被封为英国公。②仆射:官名,相当于宰相。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1)下列选项中的“为”与“岂为无人耶”的“为”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一说,使与书俱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行拂乱其所为D.全石以为底(2)“其姊病”一句中的虚词“其”可译为_____________。17、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虽然想喝粥,又怎么能得到呢!B.即使想长久地喝姐姐熬的粥,又怎么可能呢!C.虽然想为姐姐烧火煮粥,但是做不到啊!D.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18、文中“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英公照顾姐姐的辛苦。(3分)19、从这则材料看,英公具有___________的品质特征。(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7分)长亭古韵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我们时常会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