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与朱元思书》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4、背诵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2—3遍后,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字注音,再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一遍。缥()湍()轩()邈()泠()戾天()经纶()鸢()窥()柯()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3、解释词义。(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4、参照注释,弄懂下列句子意思。(1)从流激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54、预习思考: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之美,概括为“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和“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题目:“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2、简介作者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4、疏通文意。5、研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巩固拓展】2、古今异义词(1)一百许里。许:(2)鸢飞戾天者。戾:(3)经纶世务者。经纶:3、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2、背诵课文。【课前预习】1、个人或小组准备熟练的诵读课文。2、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并联系其中某一个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3、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文中某个句子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学习过程】3/51、欣赏一组美画。播放有关富春江山水的美丽画面(配乐),渲染气氛,激情导入。2、诵读一篇美文。多形式、多角度地读课文:①指点学生单读,师生共同点评②小组展示朗读;③学生齐读。3、描绘一幅美景。请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仿佛看到(或听到)了。”句式说话。A、听觉举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从这句感觉到了山谷的幽静、连绵不绝。从声音听出了环境的安静,这是以声写静,也是反衬的手法。B、视觉举例:“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4、体味一份美情。你从文中感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句式说话。学习展示程序: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小组展示。举例:我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我读“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感受到了作者享受自然的自由,无拘无束的惬意之情。我读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5、表达一段美感。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借助画面,发挥想象,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