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说明:⒈本试卷共100分⒉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答案填在第Ⅱ卷选择题答题卡上,第Ⅱ卷(3-5页)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IO16Na23Al27P31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B.向某溶液中加稀HCl,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C.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Mg2+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3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42-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电解质C.稀H2SO4溶液能导电,稀H2SO4是电解质D.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4.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B.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2-+2H+=H2O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钠:OH-+H+=H2O6.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l2→Cl-B.H+→H2C.MnO2→Mn2+D.Zn→Zn2+7.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最终生成物是A.CCl4和HClB.CCl4和H2C.CH2C12和H2D.C和HCl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B.称量时NaOH已经潮解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00mL0.1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为0.1NAB.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C.27g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铝失去电子数为3NAD.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磷原子数为1.6NA10.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石棉污染,使吸入石棉纤维者易患肺癌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X、Y的值分别为A8,3B5,8C3,8D5,511.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①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②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2e-→2Cl-,在①和②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A.NaClOB.HClOC.ClO2D.NaClO412.还原2.4×10-3molXO(OH)2+到X元素的低价态时,需消耗30mL0.2mol·的亚硫酸钠溶液,则在此反应中X元素的低价态为A.0价B.+1价C.-1价D.-2价四川省广汉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Ⅰ卷答题栏(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总分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13.(14分)(1)现有下列两组物质:①H2、CaCO3、HCl、NH3②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铁溶液。请你从组成的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多个角度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每组中选出一种不同类的物质,并指出其分类标准,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组别分类标准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第①组H2气体第②组(2)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Na+、CO、H+、NO、HCO、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