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氮的氧化物和硝酸(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解析】A、N2转化为氨或铵盐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工业合成氨为N2与H2反应生成NH3,游离态的N元素转化为化合态,属于人工固氮,正确;C、根据氮循环示意图可知,无机物可以与蛋白质相互转化,正确;D、NH3含有H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有O元素、蛋白质含有C、H、氧元素,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正确。2.2.8g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B.反应后溶液中c(N03-)=0.85mol/LC.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2+形式存在D.1.12L气体可能是NO、NO2的混合气体【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硝酸过量:0.2L×0.1mol·L-1=0.02mol,反应生成Fe3+:2.8g÷56g·mol-1=0.05mol,A.反应后的溶液还能与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3820.02×3/80.02mol2Fe3++Fe=3Fe2+0.05mol0.025mol则最多能溶解铁:(0.02mol×3/8+0.025mol)×56g·mol-1=1.82g,A错误;B.根据反应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得c(NO3-)=(0.05mol×3+0.02mol×1)÷0.2L=0.85mol·L-1,B正确;C.根据题给信息,硝酸有剩余,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3+形式存在,C错误;D.根据氮原子守恒,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0.17mol+1.12L÷22.4L·mol-1)÷0.2L=1.1mol·L-1,该浓度是稀溶液,1.12L气体应是NO气体,D错误;答案选B3.在一定浓度的浓硝酸中加入m克铜镁合金恰好完全溶解(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mol/LNaOH溶液,当滴加到vmL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质量为n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克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bvmol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mol④生成NO2气体的体积为L⑤与合金反应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①镁、铝形成的沉淀为Al(OH)3、Mg(OH)2,则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克,正确;②当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钠(NaNO3),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n(NO3-)=n(Na+)=n(NaOH)=bv÷1000mol,错误;③至沉淀量最大,生成的n克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镁、铝元素的质量等于m克合金的质量,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克,在沉淀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等于Mg2+、Al3+所带电荷的物质的量,也等于合金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n(e-)=n(OH-)=(n-m)÷17mol,正确;④根据电子守恒原理,生成NO2时,HNO3中+5价的N原子得1个电子,因此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应该是转移的电子数,即(n-m)÷17mol,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n-m)]÷17L,但是选项中没有说明状态,则此时的体积不能确定,错误;⑤因为在一定浓度的浓硝酸中加入m克铜镁合金恰好完全溶解,说明没有硝酸剩余,则Al(OH)3、Mg(OH)2中OH-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硝酸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m)÷17mol,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2的物质的量,即(n-m)÷17mol,所以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正确;答案选C。4.为了防止: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amolNO、bmolNO2、c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能被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小为()A.(a+b+c)LB.2(a+b+c)LC.(a+b+2c)LD.3(a+b+c)L【答案】C【解析】反应生成物有NaNO3、NaNO2,由化学式可知n(Na)=n(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