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学习导引】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则由于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膨胀而跃上世界霸主的峰巅,企图取代英法充当世界的主宰。而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了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主体,就是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逐步形成“冷战”态势。从此,美苏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苏两国各自成为西方阵营的盟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的竞争与角逐,影响世界格局40多年。在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建立了欧共体;日本迅速发展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思维激活】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请思考: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课标点击】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基础梳理】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确立(1)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2)确立: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向题,达成了若干协议。(3)影响: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力量对比变化(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利益冲突: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4.“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即“杜鲁门主义”,此后,“冷战”从此开始。【阅读思考】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1946年丘吉尔:富尔顿演说为什么说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答案:攻击苏联的扩张,认为其扩张已威胁世界和平;攻击苏联的对势力范围的控制,指责其为高压控制。二、美苏“冷战”1.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2)经济上: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其内容是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3)军事上:l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实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2.苏联的应对措施(1)经济上:为打破美国经济封锁,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军事上:l955年《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北约”“华约”两大组织的出现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形成,即美苏两极格局形成。【阅读思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国自由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以抵制企图将集权政体强加于他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我们就将达不到我们的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