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教学的策略分析吕叔湘中学杭国荣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开始渗透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这对学科的实效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新课改发展的过程中,课堂实效性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急需教师去改变这一现状。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教学;策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的一门辅修课程,不作为高考必考的科目,所以不被重视,这严重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是信息技术的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策略分析。一、教师专业素质,实效性教学策略的先行者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都离开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引导。在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作为必考科目,而得不到重视,所以也没有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提升这些非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素质,是提升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的前提与基础。发挥教师实效性教学的先行者作用,帮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如在学习第一课时《信息及其特征》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在教学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很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度提高。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还设置了一个与课程先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利用这节课学到的内容传到教师机上,通过这个实践题来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信息共享在学生中间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共享信息,如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等,让学生知道信息共享的意义,了解信息共享的特征,而实践题又刚好复习了这一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电脑上来共享信息。这是高中的第一堂课,教师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抓住这关键的一课,能够对下面的课程买下一个很好的伏笔,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二、教学方法研究,实效性教学策略的引导者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因此,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让学习效果能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与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因特网的重要性与特征,特意设置了一个游戏比赛环节:教师读完题目后,小组成员分别利用不同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查询问题答案,先查到的,高声喊出自己的组别并举手示意,经教师同意后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答错者(包括抢答不遵守规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教师事先选好能充分体现搜索引擎使用策略与技巧的题目。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策略一步步的学习,接着让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寻找学习的方法,加深对学习的印象。三、激发学习兴趣,实效性教学策略的执行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实效性教学策略的执行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执行者。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如在学习《文件的下载》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就利用时下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程,如电视上很流行“我是歌手”这个节目,相信同学们对这个节目中的歌曲也很熟悉,所以在上课之前播放这些歌曲迎接同学们的到来。然后上课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任务一:下载这些歌曲,然后再慢慢的深入到课程中的其他内容如:下载的途径、下载的方法、文件名的构成、文件的类型等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