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二)高一历史科试题(理科)(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可以概括为()A.刀耕火种B.春耘秋获C.石器助耕D.铁犁牛耕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D.商品经济的发达3.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均田制B.井田制C.土地公有制D.地主私有制4.古代在西域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利设施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坎儿井5.明清时期,最能体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集体手工业6.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你认为“机户”与“机工”之间关系表述最准确的是()A.租佃关系B.人身依附关系C.雇佣关系D.平等互助关系7.“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厂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B.内地不需要纺织产品C.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十分发达9.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以下与洋务运动的开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铁路运输业的兴起B.近代水运业的兴起C.近代工业的兴起D.民用航空的兴起10.地理大发现时代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在欧洲市场的出现与以下哪一航海家的探险活动有关()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1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D.亚非拉国家变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2.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和“日不落帝国”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和葡萄牙B.法国和英国C.荷兰和美国D.荷兰和英国13.关于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中国经济崩溃,民不聊生B.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C.农业与手工业分离,自给自足的经济发生改变D.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成为近代中国经济的主体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以下不属于电气时代的产物是()A.轮船B.内燃机C.留声机D.垄断组织15.18世纪中后期推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海外市场需求的扩大C.对外投资办厂的需要D.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16.近代西方国家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A.商业战争B.奴隶贸易C.殖民扩张D.宗教传播17.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国人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官定服饰的变革带动了民间易服的风潮B.内地广大民众对西式婚礼兴致高昂C.近代报纸的出现比电影要晚,但社会影响更大D.不缠足运动与维新变法密切相关18.以下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措施中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最相似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体制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1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各国被迫结成互助联盟,共同分担危机B.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C.大批工人失业,社会矛盾尖锐D.法西斯主义兴起,威胁民主政治20.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20世纪上半期,以下哪一政府领导人实施的经济政策最能体现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A.罗斯福B.胡佛C.斯大林D.奥巴马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