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第一章第3-4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和量词(理)新人教A版选修2—1一、学习目标:1.通过数学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能正确地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3.知道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4.了解量词在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命题中的作用,正确区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概念,并能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两类量词。二、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真值表的表示方法;2.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3.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概念与区别。难点: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正确使用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三、考点分析: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经常渗透到一些试题中来考查,基本上单独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小,有时在小题中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种逻辑联结词的概念以及运用,这部分内容在我们以后学习概率的时候也会用到。我们除了要掌握逻辑联结词这部分知识外,还要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相互转化。一、逻辑联结词的基本概念1.逻辑联结词与复合命题的表示形式我们把“或”、“且”、“非”称为逻辑联结词,它们分别对应于集合中的并、交、补的运算。我们常用小写拉丁字母p,q,r,…表示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p或q;p且q;非p。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非p记作“p”,“”读作“非”(或“并非”),表示“否定”。2.复合命题的真值判定当p、q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全真为真,有假即假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全假为假,有真即真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专心爱心用心1“p的否定”。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正面=>是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一个任意的所有的否定≠≤不是不都是至少有两个一个也没有某个某些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如“所有的”、“任何”、“一切”、“任意一个”等。其表达的逻辑为:“对宇宙间的所有事物x来说,x都是F。”例句:“所有的鱼都会游泳。”记作“x、y”等,表示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存在量词:如“有”、“有的”、“有些”、“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其表达的逻辑为:“宇宙间至少有一个事物x,x是F。”例句:“有的工程师是工人出身。”记作“x,y”等,表示个体域里有的个体。全称命题:其公式为“所有S是P”。例句:“所有产品都是一等品”。全称命题,可以用全称量词,也可以用“都”等副词、“人人”等主语重复的形式来表达,甚至有时可以没有任何的量词标志,如“人类是有智慧的”。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也称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格式:“对M中的所有x,p(x)”的命题,记为:,()xMpx特称命题:其公式为“有的S是P”。例句:“大多数学生星期天休息”。特称命题使用存在量词,如“有些”、“很少”等,也可以用“基本上”、“一般”、“只是有些”等。含有存在性量词的命题也称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格式:“存在于集合M中的元素x,q(x)”的命题,记为:,()xMqx注意:存在量词的“否”就是全称量词。知识点一: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的运用例1.对于下述命题p,写出“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p”与“p”的真假:(1):p91()AB(其中全集*UN,|Axx是质数,|Bxx是正奇数)。(2)2<x≤3。(3)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都为0。(4)100既能被4整除,又能被5整除。(5)若(1)(2)0,12xxxx则且。(6)若0abc,则,,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7)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解。【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是对逻辑连结词“或”“且”“非”的否定形式的考查。解题思路:先分析题中涉及到哪个联结词,然后从意思上进行否定。【解答过程】(1):91,91pAB或;p真,p假;(2)x≤2或x>3。(3)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不都为0;专心爱心用心2(4)100不能被4整除,或不能被5整除;(5)若(1)(2)0,12xxxx则或。(6)若0abc,则,,abc中都不为0;(7)一元二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