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河南省鹿邑二高高一化学下期尖子生对抗赛第一期考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Ag:108第I卷(60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力、电力、风力属一次能源B.氢能源、电力属二次能源C.汽油、酒精属一次能源D.石油、煤属二次能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C.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3.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在此时间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S-1。则此一段时间是:A.1秒B.2秒C.0.44秒D.1.33秒4.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中和反应需吸收热量C.H2—→H+H的变化放出能量D鼓入大量空气(远远过量)以加快反应速率,放出更多热量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7.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铜粉,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8.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还原性强,C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多,则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是DA.B>A>C>DB.C>B>A>DC.A>B>C>DD.B>A>D>C9.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0.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有影响的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11.科学家预测114号元素具有稳定的同位素。关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预测不可能是A.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B.最外层电子数为4C.+2价化合物有强氧化性D.元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1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B、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13.(10分)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不同短周期元素里,且原子VVVVaaaabbbbttttAABACDA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1)X、Y两种元素的符号:X、Y;(2)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由X、Y、Z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是。14.(10分)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制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是;(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生成银克。15.(5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