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蒸汽机发电机电灯专题七第三四节:知识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棉纺织业技术的创新二.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三.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力的广泛运用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三.化学工业的建立四.立体交通的诞生五.新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文明的引擎特点?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时间发明者发明成果历史意义173317651769177917851793①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②棉纺织业率先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凯伊哈格里夫斯阿克莱特克隆普顿卡特莱特惠特尼飞梭:织布效率大提,造成纱荒。珍妮机:能纺出多根纱线,精细不结实。水力纺纱机:结实粗糙。曼彻斯特首座水力纺纱厂。骡机:纱的产量和质量大提。水力织布机:织布效率提高40倍。制成轧棉机。二.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时间·国家·人发明成果蒸汽机的发明历史影响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纽可门蒸汽机,热效率较低,只可用于矿山抽水。改进纽可门蒸汽机,在汽缸后加冷凝器,热能大提。双向汽缸蒸汽机,热效率成倍增加。蒸汽机产生条件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人们对自然力的依赖到使用“蒸汽”。②改变了工业布局:由近水建厂转向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之地。③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④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工具的改进,如火车和汽船。⑤人类跨入“蒸汽时代”,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弊端:体积庞大,噪音和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1690法:巴本1705法:纽可门1769英:瓦特1782英:瓦特1782英:瓦特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万能的原动机问世-----联动式蒸汽机!主要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三、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国家·人发明成果历史影响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出现,世界铁路总长剧增,不仅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还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形成。美国:富尔顿英国:史蒂芬孙1803汽船:在法国塞纳河试航,速度跟人行走差不多;1807:“克莱蒙号”汽船:在美国哈德逊河试航,速度比帆船快。1814:第一辆蒸汽机车试行成功;1825:“旅行号”机车试车成功,20节90吨。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国家·人时间·发明成果历史意义①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②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地位,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③机械化生产的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英:莫兹利美国:惠特尼1794发明移动刀架;1797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1798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即发明了--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次第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70年代开始背景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国外市场不断扩大;5、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3.劳动力:废农奴,废黑奴4、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5、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一。两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一).电力的广泛运用国家·人时间·发明成果历史意义俄:雅可比1838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首台实用电动机。比:格拉姆1870制成最早的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英:法拉第1831: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前提)。1、电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电力工业迅速发展,3、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4、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德:西门子1866制成世界首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