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一中2011级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科试题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举制2.《红楼梦》中对贾氏宗祠祭祖、宗族事务管理、贾府爵位继承等的描述,真实地折射出封建社会()A.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B.封建家族的日益衰落C.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3.《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郡县制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5.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6.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忘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9.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A.积累财富B.安享晚年C.交出兵权D.享受生活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11.“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2.“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中国古代某一位官员对其工作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他可能供职于()A.唐代的门下省B.宋代的中书门下C.元代的中书省D.清代的军机处1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14.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雅典B.古代中国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15.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A.全体男子B.全体成年男子C.所有本邦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16.西方古代史学著作中用“辉煌属于希腊”的语句来赞美古希腊。为古希腊的辉煌做出贡献的人物有①克利斯提尼②伯利克里③苏格拉底④莎士比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7.“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A.罗马法B.公民法C.万民法D.习惯法18.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