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9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等信息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A.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解析:根据题干中四国的主要信息特点分析,其共同点是“国营”企业。这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是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体现。其产生的背景应归结为西方社会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只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才能缓解这些危机。故A项正确。2.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解析:题目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导致“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即国家政策的干预介入生活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是指1947年马歇尔计划,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处于美苏冷战的时期,西欧受到外来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C项中“政治稳定”表述不确切;“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与材料所述革新无关,排除D项。3.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些措施(B)A.利于缩小社会中的贫富差距B.突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满足了美国全球争霸的需求D.旨在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解析:肯尼迪政府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是在践行凯恩斯主义,突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说明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在拉大,故A项错误;美国全球争霸是对外政策,而材料的措施是对内政策,故C项错误;此时经济“滞胀”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4.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政策中,使穷人受惠、社会稳定,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是(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市场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制度D.社会福利制度解析:社会福利制度使穷人受惠、社会稳定,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故选D项。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D)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所给信息“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可以判断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6.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C)A.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B.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C.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析:根据题干中“18世纪的后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可知,美国在历经过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正确的选项是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A项;题干中涉及的是美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对外的转移,排除B项;D项中的“科学技术”适合于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排除该项。7.1930年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二战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