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VIP免费

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_第1页
1/8
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_第2页
2/8
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_第3页
3/8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实际上,在制定这个主题时,我与机构的心理咨询师群体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始了云教学、云课堂,有的作业需要学生运用电子产品完成,老师也需要运用教学app或是微信群来跟家长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在我们不得不接触电子产品的情况下,家长们对于如何管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常关注。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我带队的夏令营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孩子由于家长不允许他玩电子产品而受到其他孩子排挤的情况。那么,对于如何管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家长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是严格禁止,还是每天只能使用五分钟?电子产品引发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什么焦虑?这是我们群体讨论的主要议题。还有一个议题,我们制定的智慧父母家长课堂的主题是生命教育,对于这一具体的教育问题,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来探讨电子产品使用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当时,我的团队中有成员认为这是规则问题。那么,如果要教家长制定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什么样的规则是对的?实际上,当我们成年以后就会发现,有些规则是可以灵活使用的。举个例子,我们强调上课不能讲话,但如果在课堂上发现着火了,是应该遵守不讲话的规则,还是要说着火了并让大家快点跑?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遵守规则,同时要教会孩子判断什么时候要打破这个规则。为什么要制定生命教育这个议题?比如,健康可以让我们获得良好的生命品质;居家安全,也是生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意识到,孩子拥有的不管是学习的能力,还是对抗挫折的能力,或是情绪管理的能力,都必须是孩子真实掌握的;同时,孩子的快乐也要是真实的快乐。孩子的努力、勤奋、刻苦等,来自于孩子本身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好奇,或者说是他能够客观地在自我掌控的情况下获得这些能力,而不是为了克服家长的焦虑。我们想从心理层面传递给家长们的生命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生命品质,拥有强大的内心。在此之前,家长们要拥有强大的内心,能够清晰地判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自身的焦虑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实际上,家长的担心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担心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视力;第二,担心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因为游戏、短视频中的一些信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第三,担心电子产品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比如孩子经常看手机就可能不愿意和小朋友出去玩,而长时间在家不运动又容易导致肥胖。那么,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心理能力,可以和电子产品和谐相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很多人在焦虑时或是睡觉前,也会不停地刷朋友圈或是浏览新闻信息。这是不是说明成年人也没有办法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我们在逃避什么?实际上,我们在解决焦虑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和谐相处”进行界定。第一,保质保量完成学业,这是围绕注意力来讲的。做好作业,并不只是做完作业就行,还要尽可能地做好。对于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孩子其他能力的家长,要适当地进行反思,很多执着追求孩子成绩的家长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或者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而不是真正关注孩子的能力。但是,孩子在做作业时经常走神、做作业态度不好等问题,也让很多家长非常生气。所以,家长们这里更关注的还是孩子的注意力问题。第二,遵守规则,包括限定时长、时间、空间、情境,这是围绕自控力来讲的。从限定时长来看,一些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有的家长坚决不允许孩子看电子产品,有的家长允许孩子看10分钟电子产品,有的家长允许孩子看1个小时电子产品,等等。我认为,家长们可以搜索一下权威医生对于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长是如何建议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每个家庭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当然这个规则是在健康的前提下。从限定时间来看,比如,孩子在晚上睡觉前的多长时间里,家长要把电子产品收走,这是设定特定的时间不能看电子产品。从限定空间来看,比如,在卧室、餐厅等地方不能看电子产品。从限定情境来看,比如,写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