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刮目相待D.相映成趣<礼记>二则》阅读训练虽有嘉肴》《子路见孔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三、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3分)【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二】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①,斩②而射之,通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镞而砥砺之⑤,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不揉自直:不须人力加工,它就是挺直的。②斩:用刀砍下来。③革:兽皮。④栝(gud,箭尾)而羽之:(如果)把箭尾削得尖一点,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⑤镞(箭头)而砥砺之: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打磨。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知其旨也(心意)B.不知其善也(它)C.岂可及乎(赶上)D.汝何好乐(音乐)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镞而砥砺之'中“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若士必怒……天下缟素8.与例句中“相”的含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2分)例句:教学相长也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伯乐善相马9.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0.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比喻什么?(3分)(1)南山有竹,不揉自直。(2)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人不益深乎?答案:三、文言文阅读(7分)6.C7.D8.D9.(4分)(1)(2分)我不是问你这件事(或我问你的不是这件事)。(2)(2分)箭射进去不是更深了吗?10.(3分)(1)(2分)比喻只要素质(天赋)好,不学习也照样优秀(能干)。(2)(1分)比喻学习可以使人有更大的发展(或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才能)《虽有佳肴》《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分)【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虽有佳肴》)【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6.下列括号内对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佳肴(即使)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B.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D.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其真无马也(表反问)7.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甲文先通过类比引入,层层推论得出“教学相长”的论点。B.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待。C.两文都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朗朗上口。D.两文都围绕“学”这个中心论题,提出并充分论证各自与“学”相关的中心论点。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答案】6.A7.D8.示例: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品德。虽有嘉肴》《瓯北诗话》小引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一).阅读文言选段,完成7-10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V礼记〉二则》)「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①,究极本领。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概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再三展玩②,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因窃自愧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