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听听谁在唱》教学反思歌曲《听听谁在唱》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的一个音乐活动素材。本套教材有一个编写特点:每一单元均是在一个情境主题下,由演唱、听赏、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综合表演、音乐知识、活动以及练习等有机构成。这种体例结构宽松,精巧灵活。对于教师来说便于理解与驾驭教材;“唱—舞—奏—动—赏---创”等活动中进行综合多样的音乐实践,获得感受、体验、想象和表达音乐的经验。这种“综合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同一单元内多个材料的组合上,还体现在对同一材料的综合使用上。《听听谁在唱》就是一个综合开发的范例。由于一年级新生年龄小,没有基础,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常规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常规要求和音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听、唱、跳的良好习惯,我加大了声势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借助音乐游戏和律动的趣味性,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参加音乐会,先听听谁在唱歌,再想想还有谁会来参加唱歌,是怎么唱的?最后自己想扮演谁来表演唱。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他人活动,他们十分乐意。在音乐知识环节我采用了对比教学法,通过模仿各种长短不同的声音和动作,让学生对比和听辨音的长短,从而了解音的长短,学生兴趣较高。最后采用了创作法,让学生积极创编歌曲和模仿动作,并敢于大胆展示。学生的创编活动既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学到了本课及本科以外的知识,做到了知识的更新、辐射与再生,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由一个传授者变为一个指导者,一个引路人。在课堂常规方面,我采用了分小组比赛,把学生按照教室座位分为月亮组、星星组和太阳族等,比一比哪个小组课堂常规好,动作齐,不说话,坐姿好,唱的好奖励,反之扣分。另外我结合学生爱动的特点,用音乐来命名他们的课堂常规,虽然没有钢琴,但是经过反复训练,孩子只要听到我唱坐好的音符,就会赶快坐好,听到起立的音符就会赶紧站好。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喜欢。在课堂评价方面,本课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表现以小组和个人结合,设计评价栏,及时记录各组纪律、演唱和姿态表现,最后评出最优小组。这样的方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效果较好,也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效果以学生自评自说为主,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以此来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这样的方式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较好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不足之处:在歌曲教唱环节没有琴的把音,不能够很好很准确的把握音准,演唱的标准有所降低。在学生听歌曲环节,设计的问题没有及时让学生回答,在出示课题方面也没有及时展示,在歌曲的演唱处理方面有所欠缺,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作为音乐传播者教育者,传播尽善尽美的音乐文化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