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赵志强解决好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后进生问题,是当前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初中美术后进生的成因剖析学生美术学业不佳,成为后进生,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1、美术学习的特点导致偏差。美术具有空间形象的严谨性,他用形象的形体,色彩、材料、肌理等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创造性和内在的逻辑性,因此给学生的“再学习”、“再创造”带来困难;美术是高度形象概括的艺术,使用点、线、面、色彩等语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有一定的连贯性,这给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开展带来困难。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中等学生为标准,常常照顾不到那些后进生,于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美术教育目标的要求。2、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教学中有不少形象思维不缜密的学生,因为马虎可能会导致美术作业质量较低,其实,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不耐心的引导他们养成形象思维严密、细致的习惯,他们很可能成为真正的后进生。个别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冷嘲热讽,不仅会使后进生雪上加霜,而且会使一些非后进生成为真的后进生。3、美术基础知识存在“断链”和“破网”。美术知识是有一定的,由于先行的知识、技能没有学好,就会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形成新、旧知识技能的“断链“,例如: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扎实,在学习色彩造型的时候,就会出现断链,导致出现”形不准、色彩关系混乱”等问题。这样,在新旧知识之间不能形成有效连通的“网络”,任其下去就会造成大部分知识结构残缺的“破网”,而成为美术后进生。4、由于教师有意无意的“偏心”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存在着学生“实际学习机会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也是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好恶的重要因素之一。布鲁姆认为;“后进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之间的恶性循环大都是人为造成的。”美术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预防和转化。促进美术后进生转化的对策1、由于美术学习的特点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导致的偏差,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加以扭转。利用美术书籍、图片、影视作品、实物等对学生施加影响,用美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问题的感知及兴趣。许多艺术家在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一些优秀美术书籍、作品的影响,不仅从中得到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而且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术书籍,必要时指导他们阅读理解,提高对美术知识、作品的感知及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领学生真正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使后进生深刻认识到美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社会。而又服务于社会。2、教师的关爱和期望是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动力的源泉。美术后进生对美术抱有消极的学习态度,往往是由于长期的遭受挫折而导致的“失败积累”,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失去信心造成的。“教师的关爱和期望是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动力的源泉。”教师的爱是一种情感因素。对后进生的爱,不但体现出教师高尚的品德,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产生学习美术的强大动力,鼓舞他们不断的克服困难。教师在了解后进生的基本情况后,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希望。在美术教学中对他们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更细致地加以指导,无疑会提高他们美术的成效。利用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后进生学习美术的自觉性。因为“美术学习有能力的学生,对同龄学生的帮助、引导,往往起着美术老师不能起到的作用。”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彼此借鉴学习经验,能够使后进生迅速进步,减轻其学习压力,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3、重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克服后进生知识的缺陷。由于美术知识的“断链”是形成美术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所以,要努力帮助后进生克服知识上的缺陷。办法如下:组织后进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