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在《教师专业成长》一书中刘教授提到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堂好课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上是不可以教的,都是靠感染的。刘教授在书中提到有关传道的电影《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基廷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身上有着独特的专业智慧,他有很高的激情,独特的人格魅力。正是他这种人格魅力这种对教学的激情,感染着他的学生们。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更是吸引着我,他教诗歌时,让孩子们把书撕了,他引导学生去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基廷老师讲莎士比亚时,基廷老师模仿喜剧里面的角色:“喂,我眼前的是一把剑嘛。”这是基廷老师的一种典型的讲课风格,有自己的激情和身体语言。其实做一名教师激情和气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气势能给学生信心。其实很有道理,想想如果有个老师昏昏欲睡、疲惫不堪地在讲台上讲课,连自己都快讲睡了,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方式上课必定是要失败的,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热情,整个一堂课就是死气沉沉,是毫无效率的课堂,更别提趣味性和启发性了。很多时候上课是需要磁场的,如果老师既投入又有激情,那么老师所营造出来的磁场必然会影响学生,会带动学生有种奋发向上的激情。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经典镜头,就是基廷老师讲课的时候突然跳到桌子上,他问学生,“为什么我要站到桌子上?”有的学生回答,说感觉高一点。基廷老师说谢谢你的幽默,我站在这里是要提醒自己,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用不同的眼光来看事物。你们瞧,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相信就自己来看,来吧,来吧,看看,一旦自己懂得了什么就必须换个角度,读书的时候不要想作者是怎么想的,要有自己的思想。此外,基廷老师也鼓励学生们去寻找自己的声音,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想老鼠逃跑一样,看看你的周围,勇于开拓新的天地等基廷离开之后,胆小的安德森怯懦地站到了桌子上。其实从安德森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很多学生的影子,因为自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什么。自卑是折磨人的一种情绪,它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口一口吃掉。而基廷老师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鼓励学生,引导他走出自卑,让他变得自信。想想自己周围的孩子们,也有很多因为自卑而怯弱,因为自卑而丧失进去的信心。我记得我们班里的一男生,英语成绩特别差,上课提问他的时候他从来都不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每次叫起来都是木在那里,要不然就是听同学讲什么他就说什么。他私下里告诉我,他英语一直很差,他说老师我真的不行。我摇摇头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何况只是一门语言,只要你认真学了,不可能学不好,你有这样的能力和潜力,你能做到,就从最简单的单词短语开始吧。他答应了,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记得有一次,我问同学们一个选择题的答案,大部分同学给我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但是我辨别出他的声音,他的答案是对的。所以我把他叫起来,周围的同学习惯性地跟他说答案,而我告诉他,相信你自己,不要听别人的,我只想要你的答案。他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选C,“非常好,你的答案是正确的,要有自信,你可以做好的。”我看到他的眼神,感觉到他内心的激动,我的心里也因此激动了好久。我也希望我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作为一名教师都会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我突然也意识到老师这个职业的成就感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无论哪一个方面有进步,都会让老师有一种莫名的欣慰和感动。我希望我能一直活在一种感染学生和被学生感动的过程中,我希望我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我不要抱怨,不要麻木,不要职业倦怠,我只是希望能活在一种变化中,不要平静的绝望,不要麻木的生活。作为一名教语言的老师,我想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比如,语言本来是一种有暗示性地语言,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都会受语言的暗示。这是语言的力量,我想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跟这些优秀的教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