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科室简介一、科室概况:我院中医科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上级领导及几代老前辈的共同努力下,曾一度成为喀什地区中医界的领跑者。九十年代后由于独特的地理因素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医业务呈逐渐萎缩状态。2007年9月院领导高瞻远瞩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我院之际重新成立中西医科,科室业务迅猛发展,目前已发展成集中医内、妇、皮肤、五官、风湿免疫、肿瘤专业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属于一级临床科室,设置床位20张,科室有合理的老中青医疗梯队,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7名.有科主任常年兼顾中医门诊,通过会诊、转诊制度,医院各临床科室与我科建立了协作机制,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其他科室,为病人提供中医药服务,使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时、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二、诊疗范围:多年来我科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运用理法方药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消化系统疾病:各种慢性胃炎、慢性直、结肠炎、功能性消化功能紊乱、胃下垂等。2、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3、妇科疾病:闭经、月经不调、不育症、痛经、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等。4、男科疾病:不育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5、皮肤科疾病:湿疹、各种皮炎、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等。26、针灸治疗肩周炎、颈、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眼脸下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及中风偏瘫等。7、实体瘤的化疗及中医治疗。三、特色: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的理论及“子午流注、经穴开合”的规律,于每年夏季“三伏”、冬季:三九“开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及体弱久病易感冒者具有良好效果。四、科研论文:我科医护人员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共撰写论文20余篇,发表于《新疆中医药》、《中医急诊》、《社区医师》、《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2010年科室申报“溃疡性结肠炎中医、镜像、病理相关性研究”新技术,目前正在运行中。五、获得荣誉:我科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获得医院颁发“文明科室”奖项。3中西医科“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一,近期目标三年内目标:1)即2014年前我科的中医风湿免疫专科争取成为喀什地区中医特色专科的创建单位。2)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完成我院2012年“二甲”复审成功的总目标。3)三年内中医科病床由现在的20张增加到30张,每年收治病人数由现在的600人左右增加到800人左右。业务收入由现在的300余万元左右增加到500万元左右。4)中医执业医师有现在的4人达到6人。二、远期规划五年内目标:1)5年内2016年前力争将我科的中医风湿免疫专科创建成为喀什地区中医特色专科。2)5年内中医科病床由现在的20张增加到40张,每年收治病人数由现在的600人左右增加到1000人左右。业务收入由现在的300余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左右。3)人员梯队有现在的1名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达到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在医院的带领下保住“二甲”,争创“三甲”。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41,专科特色不明显,学科建设明显滞后,我院中医科从2007年9月成立,经过近5年余的努力,我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兵团和喀什市陆续出台振兴中医、扶持中医药政策,而我院中医科没能抓住政策优势、获得资金支持以加快专科建设和发展,我院中医科规模较小,具体的工作我们也做了不少(门诊量、住院量逐年增加),可我们没有专科特色,加之本地群众对中医的认可度也存在普遍偏低,在喀什地区的医疗界缺乏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医预防、保健、康复、养生、治未病的特色理念未能发挥优势。2,护理队伍没有经过专门的中医药护理培训,目前我科没有独立中医药专业护理队伍,并且中西医科的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备不足,这些因素不利于科室长远发展,势必会使中西医科的业务开展明显受限。5学科带头人简介姚丽,女,汉族,中西医结合科、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本科学历,1989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