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题绪论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A型题(1-20)1.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atrophy(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A.脂肪组织B.骨骼肌C.脑D.心肌E.肝脏2.虎斑心最明显表现在心脏的★A.室间隔B.右心室C.左心室前壁D.左心室后壁E.左心室乳头肌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A.核碎裂B.胞浆嗜酸性变C.线粒体肿胀D.自噬泡增多E.胞质嗜酸性增强4.不伴有细胞增生(hypErplasia)(数量性肥大)的肥大器官常是A.乳腺B.心脏C.肾D.扁桃体E.前列腺5.化生是指★A.肾盂粘膜粗糙增厚B.宫颈口出现息肉C.皮肤创口长出疤痕D.神经元死亡后出现胶质结节E.支气管黏膜出现鳞状上皮6.肝细胞的脂肪变所形成的细胞内空泡其主要成分是A.脂褐素B.胆固醇C.脂蛋白D.类脂E.中性脂肪7.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A.脂肪坏死B.坏疽C.干酪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E.凝固性坏死8.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之为★A.核内包涵体B.核分裂像C.核溶解联系D.核固缩E.核碎裂9.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A.干酪样坏死B.肾梗死C.心肌梗死D.肝细胞嗜酸性小体E.乙型脑炎的软化灶10.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A.凝固B.坏疽C.梗死D.脂肪坏死E.栓塞11.属不可逆性的病变是A.水样变性B.线粒体肿胀C.脂肪变性D.内质网扩张E.核碎裂二、X型题12.肉芽组织功能包括A.保护创面B.机化坏死物C.填补组织缺损D.演变为疤痕组织E.抗感染13.萎缩的心脏在肉眼上常表现A.体积缩小B.心肌呈褐色C.心室内膜呈虎斑状D.乳头肌变粗E.冠状血管呈扭曲状14.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A.关节软骨B.宫颈粘膜C.支气管粘膜D.胃粘膜E.中枢神经组织15.可发生坏疽的器官或组织是A.阑尾B.脾C.肺D.子宫E.皮肤16.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多见于★A.心脏B.肾上腺C.肝脏D.神经元E.肾脏17.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时,其形态改变多样,包括A.核固缩、碎裂和溶解B.炎细胞漫润C.胞质嗜酸性增加D.细胞结构、轮廓立即消失E.基质和纤维裂解18.湿性坏疽的病理特征包括★A.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B.伴全身中毒症状C.高度水肿D.恶臭味E.呈污黑色19.常引起液化性坏死的疾病有★A.肝阿米巴脓肿B.乙型脑炎C.肺脓肿D.化脓性脑膜炎E.脑梗死灶三、名词解释萎缩ù肥大ù坏死ù脂肪变性ù玻璃样变性ù坏疽瘘管ù窦道ù四、填空题1.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有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2.脑组织缺血时常见液化性坏死,肾、脾、心肌缺血时常见凝固性坏死,结核菌感染时常见干酪样坏死。★3.肉芽组织成分包括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4.组织坏死后形成的缺损包括糜烂、溃疡、空洞、窦道和瘘管。五、判断题(正确打P,错误打O并改正)1.心脏萎缩的判断标准是心脏表面血管的走形改变。P2.胃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O3.淋巴结结核时的坏死本质是一种凝固性坏死。P六、问答题1.简述细胞、组织损伤的常见形态学改变及其特点。ù2.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及其功能。ù3.判断组织坏死的病理学标准是什么ù4.比较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之病变。ù5.叙述瘘管和窦道的区别(中否)6.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ù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充血ù淤血ù槟榔肝ù血栓形成ù血栓栓塞ù梗死ù二、填空1.动脉性充血主要表现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充满红细胞。2.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3.静脉性充血时,局部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颜色暗红,代谢和功能降低,温度降低。★4.淤血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等后果。★5.心力衰竭细胞是肺泡腔内的尘细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使胞浆内出现褐色的颗粒转变为的吞噬细胞。★6.慢性肝淤血,镜下见肝窦扩张,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淤血性的肝硬化。7.血栓形成是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凝集;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8.血栓形成的条件有: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变慢及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