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记保安镇小学教师郑育勇从教近20年来,凭着一个儿时的梦想,凭着一颗热忱、执着的心追求着为人师表的快乐与成功,无论是平静、坎坷、不幸、荣誉。郑育勇老师依然那么坚定、从容,他把绚丽的青春时光毫无保留地献给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努力学习,苦练教学基本功。为了做好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刊物。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向同行们请教,往往一节课,花费了他不少心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在大冶市习作教学评比中,他执教的《聊聊我的Q昵》荣获二等奖,2013年,他执教的《少年闰土》在大冶市教育系统职工“两新”课堂教学大赛中被评为二等奖自2011年以来,他连年被镇中心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他所带的班级学生活泼向上,成绩优异,家长们信任他,同事们和领导也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成绩只能代表表过去,他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文科教研组长,他始终走在课改的前列。他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平日,他不仅和老师们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还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资料,阅读各类教学杂志,转变教学观念,了解课改新动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学上,他不但大胆的探索出一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智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而且还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不断的修正。二、教书育人,甘当学生知心人。执教近20年,荆棘与鲜花一路,坎坷同欢歌齐飞。在郑老师心中始终铭记“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始终把培养完善人格的学生看作等同生命一样重要的大事。班里有个男孩子,很多同学向老师反映,这名男同学下课不愿和大家一起玩,很孤僻,而且经常摸班上女生的头发,让女生很害怕。郑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刻批评这名男生,而是通过调查走访和一系列工作,终于解开了这个谜,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这个男孩的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又很少来看望他,对孩子不管不问;爷爷奶奶都上了岁数,又没有文化,对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于是郑老师就多次和这个小男孩谈心,使他终于吐出了心里话: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也要,而且怕同学看不起他。郑老师明白了,原来这个孩子是生活上缺少关心,心灵上缺少温暖。从此以后,郑老师一有空就和他一起玩,和他聊天,并经常把他带回自己家,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使他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让他的心理得以正常发育,人格得以正常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名学生终于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予德育工作于教学之中,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每件事都使他认识到:学校无小事,育人需精心。郑老师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奋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虽然他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但他仍会用手中的粉笔继续延续着自己平凡的故事,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长,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地把孩子交自己。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