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健康护理、感染护理、护理管理第1页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西方管理理论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一)社会管理思想,如“君子不器”(二)系统管理思想,如万里长城、都江堰(三)战略管理思想,如《孙子兵法》(四)用人思想,“知人善任”二、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应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管理学阶段(19世纪末~1930年)第二阶段行为科学阶段(1940年~1960年)第三阶段科学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管理学观点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对象视为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理性经济人、机器的附属物。这一阶段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代表。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概述:美国的泰勒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成为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的标志,泰勒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主要内容:①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工作环境标准化;②确定合理的工作量;③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④实行差别工资制;⑤实行职能工长制。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1)概述:法国的法约尔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于1925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后人将其视为“管理过程之父”。(2)主要内容:①提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②提出管理的14项原则,包括有分工、职权与职责相适应等;③提出管理的技巧与能力,如智力条件、通用知识与经验。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概述:德国的韦伯是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2)主要内容:①明确的组织分工;②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③合理地任用人员;④建立职业的管理人员制度;⑤建立严格的、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规则和纪律;⑥建立理性的行动准则。古典管理理论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工作专业化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也存在管理过于机械化的缺陷。这种仅仅将工人看成是机器齿轮、忽略人类基本需求的管理观点引起管理学家的重视。20世纪20年代,管理学理论的研究逐步进入行为科学阶段。(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行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期为行为科学。管理学的行为科学理论,就是通过对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人的特性进行全面地把握,实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概述: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霍桑实验”。他发现决定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和安全感,于是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2)主要内容:①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②劳动效率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人际关系;③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其更能影响职工情绪;④科学的领导者应善于和职工沟通与倾听。2.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健康护理、感染护理、护理管理第2页(1)概述: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等级论,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2)主要内容: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分5个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第1级)、安全需要(第2级)、社交需要(第3级)、尊重需要(第4级)和自我实现需要(第5级)。3.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理论(1)概述: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于1957年提出了两大类可供选择的人性观,即X-Y理论。(2)主要内容:X-认为人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的,需要在严密监督下才能有效完成工作;Y-认为人是认真负责的,喜欢工作的,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4.卢因的群体力学理论(1)概述: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人于1944年提出,重点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2)主要内容:①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力场”;②群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力的结合,这种“力场”可修正个人的行为;③群体的内聚力可以用每个成员对群体忠诚、责任感、对外攻击的防御、友谊等态度来说明。行为科学理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