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2·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918年政府颁发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上取消了市场关系,这表明苏维埃共和国正在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2.(2013·兴化高一检测)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4.蒋介石在访问苏联时的日记中写道:“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判断,当时苏联正在()A.组建红军保卫新生政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用国家资本主义调整经济5.(2013·厦门高一检测)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的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3·德州模拟)“□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4.(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有学者用“阴云密布”来描绘1920年春天苏俄农民的生活;但在描绘1922年春天他们的生活时,则用了“阳光灿烂”来形容。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实现工业化5.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6.(2013·连云港模拟)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A.工业化方针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运动二、非选择题(共26分)7.(2013·宁波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畜牧业(%)10072121121粮食(万吨)7.654.5197.24794.7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102.5114.177.3911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10013.875.5108.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