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民主政治的扩展江苏考试说明1.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1)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2.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1)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点一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称皇帝。2.《德意志帝国宪法》(1)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2)内容①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确立君主立宪政体。a.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b.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c.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3)评价知识点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含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由全体公民通过普选方式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公共权力机构,代表他们行使权力、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2.时间:19世纪70年代。3.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4.特点(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5.意义(1)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2)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3)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考向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评价[史料研读]史料一《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第十一条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史料二漫画解读德国发展图1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图2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喻指德国的经济迅速腾飞。史料三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史料一信息反映出德国皇帝具有空前广泛的专制权力,议会、内阁对皇权没有制约权力但也揭示出德国虽确立了代议制,但其民主政治的道路仍比较漫长。2.史料二中“各项法令”“箍木桶”“铁条”“迅速腾飞”等信息说明君主立宪制适应并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3.史料三信息“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色彩、军国主义残余的特点。1.恩格斯曾说:“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结合史料一分析恩格斯评价的是什么政体?简要概括该国政体的基本特征。提示:(1)政体: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2)特征:帝国宰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2.1875年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而同时代的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差异性?提示:要从国情的差异来认识政体的差异,政体的优劣应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史论归纳]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具体表现在:(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