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落地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读写"自言自语"等11个词语,会用"思考""吸引力"说话。2.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会读经过改编的课文句子。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审题,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质疑,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导语:小朋友们都爱吃苹果,可是,你们看见过苹果长在树上的样子吗?(出示投影:一棵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要是不摘,等熟透了会怎么样呢?(生: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2.出示课题:苹果落地。二、初读课文,自我展示,学习生字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2.出示牛顿图像,师简介牛顿。3.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轻声朗读,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2)读正确,读通句子。(3)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题(写大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2)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音、形、义同时进行)重点检查以下几个字的读音:shúguāncháyánjiū熟透观察研究a.指名读。b.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音、形、义。c.齐读。5.指名逐节朗读课文。三、拓展升华1.辩字注音,再组词因________()究_________()困________()穷_________()2.说一说,填一填(1)习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___。(2)反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___。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细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学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学习课文,自我展示1.指名朗读思考:为什么说"牛顿从小爱动脑筋"?(因为他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2.牛顿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爱动脑筋)牛顿怎样爱动脑筋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故事?3.自学课文。(1)思考:(画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白语的话,再连起来读读。(2)牛顿从什么现象中发现了什么?(3)你觉得牛顿是怎样一个人?(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检查思考题(一):(1)先检查学生有否划对,再指名读牛顿心里想和自言自语的话。(2)出示课后习题3,照样子练习用"为什么"提问。①指名读题。②生独立完成,师巡回指导:③集体订正。检查思考题(二):①指名回答思考题(2)。(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中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②用"吸引力"练习说一句话。检查思考题(三):①指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活回答思考题(3)。②同桌相互练习说话,说说牛顿是一个怎样的人?5.用幻灯或小黑板出示第4自然段齐读后提问:[(1)"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2)"思考"的意思是什么?用"思考"练习说话。(3)牛顿发现地球有吸引力,是因为什么?(认真思考专心研究)三、精讲课文1.根据"牛顿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个内容练习提问(牛顿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上问题,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3.什么叫"普通现象"?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普通现象?4.牛顿能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说明什么?四、小结牛顿这种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习惯很值得我们学习。老师希望你们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五、拓展升华1.选词填空著名闻名(1)我国李春设计的赵州桥,世界()。(2)牛顿是世界()的科学家。专心用心(1)他反复地观察,()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2)小明学习很()。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复——()专心——()发现——()因为——()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指导朗读,练习说话,听写生字、词,完成有关作业。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学1.听写生字、新词。2.用“吸引力”、“思考”口头造句。3.根据课文内容用“为什么”提问。二、自我展示,朗读课文1.师范读。2.指名朗读。3.分组逐节轮读。4.根据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出来(要求:正确、流畅)。(1)人人准备,自由练习。(2)指名上台说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