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2008年省题)30.材料一: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财政共安排17亿元,对因免征农业税而减少收入的市县给予补助,其中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市县按100%的比例进行补助;安排低保补助资金12亿元,对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元的135万余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2001年起至2007年秋季,广东省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全省共有1025万名孩子受惠。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分析说明题分析说明题部分:部分:材料一说明了广东省加大对农村贫困市县及其困难群众的财政投入,以解决这些地区及其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2分)材料二说明2003年至2007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做法有什么意义?(3分)(3)结合材料,请你为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分)①广东省上述做法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④有利于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原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的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⑤有利于促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3分)①继续落实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的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方针和政策。③广东省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④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科教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⑤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贫困户低保收入,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4分)评分细则与要求:第一问:①如答出“财政加大对农村投入”、“关心农村群众生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观点中的两个即可得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②如能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有差距”、“城乡差距拉大”等观点即可得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第二问:如答出:“共同富裕”、“建设新农村”、“社会稳定”、“公平正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观点均可赋2-3分;如答:“提高农民收入或生活水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环境”、“农业的重要性”等均可赋1-2分。第三问:如答出:“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等均可赋2分;如答:“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等其中之一者均可加1分,但加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能答出以上三点者,均可赋满分)综合评价1分:本题卷面整洁,书写比较工整,思路比较清晰等均可赋1分。总之,此题是多元答案题,表述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答案可不拘一格,能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有创新,或能答出与本题目要求相符的、并能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观点,每点可加1分,但总加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2009年省题)30.材料一:广东省某市公安机关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未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材料二:2008年初,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闲散未成人犯罪的情况调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如下: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分析说明题分析说明题部分:部分:不良行为的平均开始年龄不足12岁的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超过14岁的不良行为的数量1种3种5种1种所占总人数比例10%30%50%10%材料一说明该市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