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VIP免费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3页
3/4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姥姥、故乡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剪纸。(一)揭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题。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小结预习情况。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一)提出自读要求:圈画1~6自然段中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简短地写下自己的体会。(二)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三)交流收获,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主要从以下几句话着力(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1)引导学生抓住“普普通通”、“无所不能”等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2)指导朗读。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1)引导学生关注民俗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2)迁移仿写,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语言运用能力。3.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1)学生谈理解,说体会。(2)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标点,体会作者情感。(3)指导朗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受。(四)根据学生发言,随机进行比较对照,提炼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五)欣赏剪纸作品。(六)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出示句子: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2)学生说体会。(3)引读句段,体悟“熟能生巧”的道理。三、品读课本,体味祖孙情深。(一)品读“拴”字,体会剪纸的神奇力量。1.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2.联系上下文理解“拴”字。(二)品读“缠”字,体会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1.情景再现“缠”的生活画面。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祖孙情深。(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1.出示剪纸画面和文字内容: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2.学生写话:两地书,祖孙情。提出书写要求:开头空两格,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速度。3.交流写话内容,相机评价书写情况。4.感受文章最后两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出示句子,教师范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2)学生说体会。(3)指导朗读。5.引读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姥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四、总结课文。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被这份浓浓的爱所打动,被感动了。之所以还历历在目,是因为作者独巨匠心地用剪纸把这份情串联起来了。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五、板书设计:12、姥姥的剪纸技艺高神情意深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