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20·重庆A)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凝气而成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C.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陈止运动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答案:A解析:A选项,露是从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现象,A正确;B选项,霜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气态变成固体为凝华现象,B错误;C选项,任何物体中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D选项,雪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需要吸热,内能增大,D错误。2.(2020·四川省甘孜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白气”是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3.(2020·山东省聊城市)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80℃,故A错误;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增多,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故C正确;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4.(2020·山东省滨州市)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5.(2020·山东省滨州市)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C.图乙:水的沸点为98℃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甲可知,冰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故AB错误;CD.通过图乙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此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2020·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10minA.冬天衣服冻干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压缩乙醚成液体【答案】A【解析】【详解】A.冬天衣服冻干是升华现象,需吸热,故A正确;B、冬天窗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B错;C、冬天草上的白霜是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C错;D、压缩乙醚成液体是液化现象,需放热,故D错。故选A。7.(2020·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答案】D【解析】【详解】A.“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