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白马中学2015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以下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金属导电C.干冰升华D.光合作用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高锰酸钾C.清新空气D.中秋月饼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氮气可用作保护气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液体5.2012伦敦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沸点为-42.1℃,易液化D.易燃烧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7.能用燃烧的方法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A.木炭B.铁丝C.红磷D.蜡烛8.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确定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呼吸B.钢铁生锈C.食物腐败D.红磷燃烧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澄清石灰水B.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酒精和白醋-----闻气味D.空气和氮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以下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使用塑料袋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1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点燃点燃加热点燃D.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1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瓶内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15.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反应生成的固体属于混合物C.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D.该反应既不属化合反应,又不属分解反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6.(1)(4分)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高锰酸钾④稀盐酸⑤石灰石,根据要求,用物质或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符号填空:能供给呼吸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紫黑色的固体,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液体试剂。(2)(6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原因是。②氢气燃烧,燃烧产生色火焰。③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17.(6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常用加入的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试管2中的气体名称是,试管1、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