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学号§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整合]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较(是否化合物、是否电离、是否完全电离)在溶解或熔化状况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在溶解和熔化状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酸酐、多数有机物)。2、概念理解注意要点(1)概念要点:两者必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是溶质本身能电离。就是说:如NH3、SO2的水溶液能导电者,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其水合物NH3·H2O、H2SO3才是电解质。(3)在水中不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不是电解质。如:BaSO4、CaCO3等难溶盐,因为其溶解度太小,导电性不易测出。但所溶解的极少部分,却能全部电离生成离子,故均为强电解质。(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物构特征离子化合物、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别强酸、强碱、盐、金氧化物弱酸、弱碱、水电离程度完全(不可逆)部分(可逆)电离平衡不存在平衡存在电离平衡溶液微粒离子分子(多)、离子(少)举例H2SO4=2H++SO42-H2S⇋H++HS-2、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分析(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浓度可不同)。(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液和溶液均可导电。(区别离子与共价化合物)(3)电解质溶液靠自由移动离子导电,发生化学变化。金属和石墨靠自由移动电子导电。只发生物理变化。【例1】物质①氨气②氨水③硫酸钡④氯气⑤醋酸铵⑥铜⑦水⑧酒精⑨甲酸⑩福尔马林胆矾NaCl熔液NaOH溶液,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属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能够直接导电的有___________。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概念: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各微粒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属于化学平衡)2、特征:“逆”、“等”、“动”、“定”、“变”(具有化学平衡特征)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符合勒沙特列原理)1(1)内因—弱电解质的本性。(2)外因:温度—越高越电离(电离吸热),电离度增大。浓度—越稀越电离(水促电离),电离度增大,离子浓度减小。4、电离平衡常数(相当化学平衡常数)ABA++B-(1)K的意义:K值越大,则电离程度越大,电解质(即酸碱性)越强;K值越小,电离程度越小,离子结合成分子就越容易,电解质(即酸碱性)越弱。【例2】下列阴离子,其中最易结合H+的是()A、C6H5O-B、CH3COO-C、OH-D、C2H5O-(2)K的影响因素:K只随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越高K越大。(电离吸热)(3)多元弱酸的K: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电离的,但第一步电离是主要的,每步电离平衡常数通常用K1、K2、K3分别表示,。如:磷酸的三个K值,K1》K2》K3,磷酸的电离只写第一步。6、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可逆否、分步否、水合否)【例3】判定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电离方程式的正误,并改正其中错误。NaHSO4=Na++HSO4-H2O+H2OH3O++OH-NH3·H2O=NH4++OH-H2CO32H++CO32-HCO3-+H2OH2CO3+OH-AlO2-+2H2OAl(OH)3⇋Al3++OH-【例4】(08年琼)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HCOO-+H3O+B.CO2+H2OHCO3—+H+C.CO32-+H2OHCO3—+OH-D.HS-+H2OS2-+H3O+四、一元弱酸和一元强酸的比较(以醋酸和盐酸为例)1、醋酸电离的分析[CH3COOH⇋CH3COO-+H+]【例5】(06年全)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项目变化添加平衡移动n(H+)(mol)[H+](mol/L)PH值导电性电离度水向右增大减小增大减弱增大升温向右增大增大减小增强增大N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