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头痛症状与护理程序R741A2095-6851(20__)04-0179-01头痛是极为常见的症状。头痛指额、颞、头顶、枕部位的疼痛。头痛是一种信号,可能是机体组织轻微伤害的信息,也可能是机体严重疾病的征。1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1.1血管扩张性头痛:由于血管过度扩张引起头痛,如高血压性头痛。1.2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由于颅内压过高或过低引起的头痛,如颅脑外伤、颅内占位病变的头痛。1.3肌肉收缩性头痛:由于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或痉挛引起局部缺血而致的头痛,如紧张性头痛。1.4脑膜刺激性头痛:由于颅脑基底部分硬脑膜受炎症渗出物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液刺激后发生头痛。如感染性脑膜炎的头痛。2头痛常见的临床表现2.1偏头痛:偏头痛是由于颅外动脉扩张引起的,以发作时一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年轻女性、脑力劳动者多见。本病由于过第2页共7页度疲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及月经期等为诱因,发作前可能有幻视、眩晕、眼痛、头重感、四肢无力等先兆症状。2.2腰椎穿刺后头痛:由于脑脊液外流造成颅内压较低,导致脑移位牵拉硬膜引起头痛。一般腰椎穿刺后成人要求卧位4-6h,儿童卧位12-24h。若提早坐位后数分钟内可发生头痛,多为头枕部、前额部头痛。2.3脑膜炎、脑炎:脑膜炎、脑炎多为急性感染。起病急,持续剧烈头痛,为脑膜炎、脑炎突出的症状,全头部痛,头部转动会引起头痛加重,保持安静则能减轻,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2.4高血压性头痛:高血压疾病常可引起头痛、头晕。可能与血压上升刺激血管壁痛觉神经有关。一般为整个头部或额部疼痛,其性质为搏动性疼痛,若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一定要警惕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危险。2.5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的是脑基底动脉瘤积压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有时脑静脉畸形破坏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液刺激或同时造成脑缺血,进一步可致脑水肿,牵引脑膜均可发生头痛。其表现常为突然发生剧烈的爆炸样头痛,伴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多为短暂意识障碍,若出血影响丘脑下部偶有发热。2.6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多见脑瘤,脑脓肿,脑血肿等颅内第3页共7页占位性病变,脑肿瘤病人近半数开始症状为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有喷射性呕吐,咳嗽、弯腰、过分用力或突然活动头部等诱因均可使头痛加重。眼底检查常见视乳头水肿。2.7外伤后头痛:头部受外伤后引起脑震荡,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常伴眩晕、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若头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应警惕颅内血肿形成的可能。2.8功能性头痛:是由于神经官能症,过度疲劳,用脑过度,睡眠不足等原因引起。3护理程序3.1护理评估3.1.1收集主观资料3.1.2病人主诉头痛,描述头痛部位,头痛性质,起病急或慢,持续时间,加重及缓解原因。3.1.3有无伴随症状及自我感受。3.1.4治疗经过,服用药物及效果。3.1.5询问既往有无偏头痛发作史,有无高血压病史,近来有无头部外伤、眼部、鼻部等疾病史。3.2收集客观资料3.2.1身体评估:一般状态,面部表情,生命体征,意识状第4页共7页态,瞳孔两侧大小是否一致及对光反应灵敏度,测眼压,检查眼底,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头颈部有无压痛及四肢活动情况。3.2.1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颅平片,脑CT,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颈椎片及鼻窦片等。3.2.3从医生及家庭处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3.3护理诊断与头痛相关的护理诊断为:3.3.1疼痛:与脑膜炎、颅脑外伤、脑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关;与高血压有关等。3.3.2活动无耐力:与偏头痛有关等。3.3.3潜在并发症:有脑疝形成的可能等。3.3.4头痛原发病所致各种护理诊断。如感知异常;意识障碍;昏迷;与高血压脑病有关或乙型脑炎有关。3.3.5焦虑:与反复发作偏头痛有关。3.3.6体温过高: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关。4护理计划4.1护理目标4.1.1血压下降,接近正常或正常,头痛减轻,日常活动增加。4.1.2说明减轻头痛的方法,增加应对能力。4.1.3识别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第5页共7页4.2护理措施4.2.1使患者保持身心休息,如血压过高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并保持情绪稳定。4.2.2改善环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