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010年省级部门集中调整预算填报说明2010年省级部门集中调整预算将使用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单位版)编制,为确保预算编报质量,结合预算编制要求和注意事项,对2010年部门集中调整预算填报工作说明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表(集中调整)反映预算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住房公积金比例、经费拨款占单位总收入比例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等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预算单位不需填报。二、人员信息变动表(集中调整)反映预算执行中单位人员增减变化情况。预算单位调入、调出职工或因职工职级调整导致工资发生增减变化时填报。包括:1、姓名:填报职工姓名。22、职务:选择职工职务。3、职称:选择职工职称。行政和参公管理单位填报行政职务,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岗位情况填报职务或职称。职务和职称至少选择一项。4、类别:分为在职、离休和退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状态:分为调入、调出和调资。其中,职工调离单位或死亡选择“调出”;调资指除工资滚动(年初预算已安排)以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工资增减变化。6、启薪时间:调入职工或职工调资时,需填报启薪时间,格式为:yyyy-mm-dd。7、应调整月份:填报职工工资自调整之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月份数。调入职工或职工调资时填报正数,调出职工时填报负数。8、工资信息(元/月):分为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离休人员离休费、退休人员退休费。调入或调出职工时,需根据人员类别分别填报现基本工资、现津补贴或现离休3费、现退休费;职工调资时,需要根据人员类别分别填报调资前和调资后工资。注:在职人员津补贴、离休人员离休费和退休人员退休费中不含提租补贴。9、备注:调入、调出职工必须在备注栏中填报职工来源、去向。10、调整金额等:公式自动计算,单位不需填报。计算内容包括根据预算单位2010年经费拨款占单位总收入比例计算的变动职工全年基本工资、津补贴、离休费、退休费、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定额公用经费、住房公积金和提租补贴。需特别说明的是,预算单位在职职工转为退休职工时不需填报此表。三、收入项目录入表收入项目录入表反映临时调整预算和集中调整预算各项收入情况,现对集中调整预算有关内容说明如下:1、经费拨款:指财政部门核拨给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4经费拨款为支出项目录入表中各项集中调整支出的经费拨款合计。2、专项收入:指排污费、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专项收入2010年预计增减额。专项收入为支出项目录入表中各项集中调整支出的专项收入合计。3、预算外资金:指行政或事业单位按照省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收取的缴入财政专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年预计增减额。预算外资金为支出项目录入表中各项集中调整支出的预算外资金合计。4、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指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2010年预计增减数额。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为支出项目录入表中各项集中调整支出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合计。四、支出项目录入表支出项目录入表反映临时调整预算和集中调整预算各项支出情况,现对集中调整预算有关内容说明如下:(一)预算科目:按照《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5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填列。(二)项目类别及经济分类科目: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各项支出。1、工资福利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分为三个子类别:工资及奖金支出、社会保障缴费支出和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各子类别包含的经济分类科目如下:(1)工资及奖金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A、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指在职职工因调入、调出或调资导致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增减额。B、奖金:指公务员奖励支出。年初预算按照行政单位和参公管理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不含领导干部和工勤人员)×15%×800元核定。经批准奖励领导班子成员、奖励比例提高5%、记三等功和记二等功等奖项与年初预算的差额部分编入此项支出。(2)社会保障缴费支出:在职和退休职工因调入、调6出导致的医疗保险增减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2、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按定额管理的商品服务支出、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