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宝鸡市高新区磻溪镇中心小学:杜萍玲【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理念】本节课,我本着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先学后导式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习文本。而教师自始至终站在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西门豹之所以不直接惩治巫婆和官绅,是因为要让老百姓从整个过程中明白真相,受到深刻的教育。”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悟到西门豹破除迷信这一举措上,妙在能够“将计就计,假戏真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中使学生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体现了“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整个课堂不求表面的热闹,只求真正回归语文的本真地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领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领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2、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活动单【教学过程】一、制造悬念,揭示课题(3分钟)1、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人物(出示西门豹图片)他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地方官——西门豹。A、播放课件,简介西门豹的资料: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B、师:西门豹到底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呢?为什么一直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他还被人们所称颂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吧!2、出示课题:西门豹治邺(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设计意图:通过对西门豹的事迹简介来加深学生对西门豹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二、预习检测,明确目标(5分钟)1、我学习,我收获。(1)字词方面的收获(要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词义。)(2)课文内容方面的收获。(要求能够正确无误地按课文内容填空。)2、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的检测,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三、分角色朗读,自主探究(8分)过渡语:让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1、看到这种景象后,西门豹又是怎么做的?(找了位老大爷进行调查)板书:了解情况调查真相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2——8自然段,填写表格,进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