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博物院文物精粹山西省博物院文物精粹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院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此外,该院的图书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基础设备、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图书计16万余册,古籍11万余册,其中善本888函、5043册。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晋候鸟尊(西周)镇馆之宝晋候鸟尊高39,长30.5厘米。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地。山西博物院藏,镇馆之宝。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凤尾下设一象首,可惜象鼻残缺,依据象首曲线分析,象鼻似该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间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的羽翎纹。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可证其确为宗庙礼器。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收藏于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展厅。鸟尊所在的晋侯墓地是一处西周大型的组墓,共有九代诸侯及十位夫人的墓葬。这件鸟尊的主人是唐叔虞之子晋侯燮夫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龙形觥龙形觥龙形觥高高1919厘米,长厘米,长4343厘米,宽厘米,宽13.413.4厘米。厘米。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是用来散水蒸气另一端没有封口是用来散水蒸气的的..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整体如一停泊的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整体如一停泊的龙舟,造型独特,独具风采。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龙舟,造型独特,独具风采。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器物前端的龙头相衔接,两侧衬以漩涡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器物前端的龙头相衔接,两侧衬以漩涡纹和云纹。考古学家从未见过此类形制的青铜器,但根据器纹和云纹。考古学家从未见过此类形制的青铜器,但根据器物的铸造风格和特有纹饰判断,这件器物应为商代的一件酒物的铸造风格和特有纹饰判断,这件器物应为商代的一件酒器,并给它定名为器,并给它定名为————龙形觥。此外,在器身的两侧发现饰龙形觥。此外,在器身的两侧发现饰有鼍(有鼍(tutuóó)纹和夔龙纹。青铜器上饰以鼍的形象,极为罕)纹和夔龙纹。青铜器上饰以鼍的形象,极为罕见。鼍,亦称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分布在长江下游地见。鼍,亦称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