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老年人口学第一节老年人口学的形成第二节老年人口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第三节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发展第四节老年人口学的前景第一节老年人口学的形成对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研究是人口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最突出的年龄结构变化老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年人口的构成与变化老年人口数量的的变动趋势老年人口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一、老年人口学的产生与初期发展老年人口学的产生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人口学家已经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1956年联合国出版了《人口老龄化级其社会经济影响》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三类社会:年轻型:65岁及以上人口<4%成年型:65岁及以上人口4%~7%老年型:65岁及以上人口>7%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相联系“顶部老龄化”“底部老龄化”生育、死亡、迁移是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三个人口因素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别、民族、城乡二、老年人口学在中国的产生老年人口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人类认识个体和群体老龄化的需要。老年人口学首先产生于发达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加速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老年人口学的产生与发展也晚于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新中国成立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20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初漏端倪198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成立,标志着(老年学)老年人口学正式确立第二节老年人口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生育水平进一步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预期寿命提高到70岁以上,全面进入老龄社会,使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建立的与老年人口密切相关的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与生育率水平也迅速下降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对老龄化的挑战1994年,美国人口委员出版了《老年人口学》,多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从1982年至今,针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联合国先后举办了三次大型国际会议,包括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问题国际会议、2002年在马德里召开的第二次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客观上对老年人口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200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形成的共识1、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前所未有的情况2、人口老龄化是普遍现象3、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经济、社会、政治)4、人口老龄化将是长期存在的研究趋势在传统人口学或正规人口学研究领域对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进行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第三节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发展中国人口学起步较晚,方兴未艾,计划生育只关注控制人口数量,而忽视了其对人口结构的影响起推动作用的事件:第三次人口普查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在维也纳召开一、中国老年人口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传统的人口学研究日益向交叉学科发展,从最初的关注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人口状况发展成对老年代际经济关系、健康期望寿命、退休与再就业、迁移与流动等多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老年人口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进展)1.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2.对老年人家庭的研究3.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4.老年人口退休和再就业研究5.老年人收入水平、经济来源,子女代际经济关系6.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储蓄、消费等方面的影响7.流行病学与老年人健康疾病的关系8.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与生活自理能力9.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老年社区服务的发展10.人口迁移与流动对老年人的影响二、中国老年人口学的主要论著中国老年人口学的研究成果与发展也体现在1984年以后陆续发表与出版的重要论文与专著上,最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