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根据《关于合肥市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合教〔2015〕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全区教育创新步伐,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高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促进全区学校由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品质提升,开创我区学校“品质立教、品质兴教、品质强教”的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基本实现我区教育优质公平和教育科学现代化。二、基本原则1.统筹协调原则。在区政府统筹协调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体系。统筹薄弱学校改造和新优质学校创建等工作,形成合力,促进中小学教育品质提升。2.学校主体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强化管理,探求科学教育方法,实施校本研究,破除学校发展瓶颈,确定学校新的生长点,升华办学理念和特色。3.学生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实效,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4.项目带动原则。实行示范引领,确立一批带动学校教育改革实验项目。鼓励各学校在具体领域勇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三、发展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统筹推进特殊教育提升实施计划(2015-2017)、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2015-2020)、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到2016年底实现如下目标:1.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校校长队伍和学科教研队伍建设,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提高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立足“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观,构建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服务体系,学生熟知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自主学习、自愿运动、自修情操的好习惯,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3.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坚持把提升品质作为根本要求,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快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探索现代化家庭教育,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深入推进管办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学校教代会制度,扩大学校民主管理和依法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4.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充分挖掘教育自身发展潜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发展与智慧蜀山同步成长。促进全区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教育科学协调发展,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发展,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5.推进学校卓越发展。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通过“遴选亮点定特色—营造氛围树特色—创新思想展特色—夯实培训立特色—开展活动秀特色”五大环节,促进每一所学校按照“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学校品牌—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形成富有特色的“一校一品”。四、主要任务1.实施平安校园保障工程。根据区属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了平安校园保障工程。一是全力推进平安校园保障工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高学校的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水平。二是依据平安校园的创建标准,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禁毒预防教育等,培养学生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强化防范教育,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全区校车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对校车进行审核和复审,完全符合要求才准许上路。2.实施学校治理现代化工程。依据合肥市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