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乐山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3.12一、(12分每小题3分)1、选D、绯闻(fēi)绦虫(tāo)2、选A(朗-琅遇-隅弦-玄型-形B、身-生决-诀C、换-幻D、事-世涌-拥纫-轫)3、选D(A、申述:重复详细说、喋喋不休/申诉:在庄重场合严肃阐述。B、“由于……进而……”不能搭配。C、开小灶指别人对自己的恩遇,或自己得到别人的特别帮助。)4、选D(A、而不是……只等学生往里跳的预设好了的课堂。缺宾语中心语。B、源于2013年10月31日乐山某报头版头条新闻。①“以……为主题的演出《一山·一佛·一世界》”应为“以……为主题的《一山·一佛·一世界》的演出”。中心词(主语)位置不当。②“演出……呈现……盛宴”应为“演出……是……盛宴”,或“演出为大家呈现了……文化艺术情景”。搭配有错。C、偷换主语。“一定百感交集”的主语应是“政协委员”而不是“网友”)二、(9分每小题3分)5、选C(“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不符文章原意。)6、选D(原文没有这种因果关系。)7、选A(B、原文没有这种内在联系。C、原文没有这种意思,过度引申。D、在作者看来,母语修养不仅是在校师生的重要课题,更是所有国人的责任。)三、(6分每小题3分)8、选C、(款:诚恳、融洽之态)9、A(而,顺连不译B、于是、就/依靠,动词C但、却/并且、还)D、而且、并且、还/将要))四、(31分)10、①译准“移”“椟”。过了一会乞丐又来,伸手进去拿东西吃,他轻松抬起钟,好似打开个木匣子。②译准“为”“行”“素”、译准语气。他是我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③译准“督”“戒”,“督”“戒”后均省略“其”。将军督促下人造册登记,告诫他们不要遗漏了清点的东西11、从查伊璜角度:“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从吴将军六一角度:“将军之报,其慷慨豪爽,尤千古所仅见。”从双方角度:两贤之偶然相遇,而如此胸襟,非偶然也。12、(1)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②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③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⑵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13、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于天/譬如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其可乎?14、①渺沧海之一粟②山河破碎风飘絮③无以至千里④信誓旦旦⑤知之为知之⑥气呑马里如虎⑦钟鸣鼎食之家⑧策扶老以流憩五、(22分)15、(A)和(D)A、写千岛湖的美景是“水墨”的重点,新安江是其背景,仅为衬托。D、语言赋体特征明显。华丽典雅、磅礴恣肆、奔放激越但不失柔美舒缓。16、⑴①用“水墨”比喻以千岛湖山水为代表的江南风光,概括如画风景的写意性特点。②用“常读常新”写作者多次品味江南,敏于发现的审美方式。③呼应标题,点明全文描摹的主要内容,为下文铺陈江南水墨画面作提示。(每个要点1分)⑵①作者融进水墨江南的画里得大自在,陶醉很深,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②忽从珍珠梦的遄飞中回归现实,询问“在哪-重花汛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