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2010—2011学年度月考试题(8月)高二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睇眄(miān)轻飏(yáng)出岫(xiù)命途多舛(chuǎn)B、滥觞(shāng)匹配(pǐ)自给(jǐ)矫首遐观(jiǎo)C、流憩(qì)梓里(zí)联袂(miǎn)茕茕孑立(qióng)D、参差(cān)簪笏(hú)骖乘(cān)载欣载奔(zǎi)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干起了心为形役的差事。B.阔别三十年,今日在大街上萍水相逢,真是感慨万千。C.年轻就是资本,你毕竟才二十多岁,当初没努力,现在努力也来得及,“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嘛。D.虽然武侠作品中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更不能因噎废食,要相信高中生有这个甄别能力,因而对高中生阅读这类作品,与其禁,不如导。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式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B.处在汽车时代,攀比之风盛行,不但收入一般的工作人员买了汽车,而且白领、金领们也都“伤筋动骨”地买了高档汽车。C.在研讨会上,代表们分小组讨论了盗版问题,与会者都群情激奋,强烈要求严惩违法者。D.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会对应用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4.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表明陶渊明与官场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B.《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感怀身世,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新径。C.《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施耐庵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爱者和被爱者,都有一种庄严,。那样缱绻缠绵,真是要惊动天地啊!。生命这样挥霍耗损,泪潺潺流尽,所剩的也便只是一块斑驳褴褛,却还犹自傲然、兀立着的生命的骸骨吧!①海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之爱;岩石的沉默、固执,永不屈服,永不退让②岩石的沉默、固执,永不屈服,永不退让;海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之爱;③它们依傍、亲昵、回环;它们用近于愤怒、毁灭的爱相拥抱④它们用近于愤怒、毁灭的爱相拥抱;它们依傍、亲昵、回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8分,每小题2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①。繻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