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VIP免费

2025年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_第1页
1/7
2025年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_第2页
2/7
2025年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_第3页
3/7
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推荐本文□作者单位:610075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指导老师)【核心词】偏头痛偏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病,中医学的治疗手段也有诸多个办法,本文收集了近5年来中医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概述了中药内服、中药外治与针刺的治疗办法。1病因病机偏头痛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首先提出“头风”的病证,宋代杨士瀛《仁斎直指方》对头风痛的临床症状作了更具体的描述。李东垣《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地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因素皆认为重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效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发[1]。在经络辨证上,张氏等[2]认为重要是六淫之邪伤及三阳经,而其中又以少阳经,太阳经为多见;陈氏等[3]则认为内伤是由于肝郁肝火伤及阴络,肾阴肾精亏虚造成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而致病。2临床治疗2.1中药治疗2.1.1中药内服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药众多,根据传统中医辨证理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髓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巅”,凡外感六淫之邪,上扰巅顶,邪气稽留妨碍清阳,经络被遏而气血逆乱,痰瘀阻络,脑失所养而造成偏头痛,故风、寒、痰、瘀为本病的主因[1],辨证审因后,喻氏[4]用偏正汤,药有:川芎、白芷、白芥子、白芍、郁李仁、柴胡、细辛、香附、全蝎、蜈蚣、炙甘草,全方起到祛风散寒、通络祛瘀、蠲痰利窍作用。偏头痛病程缠绵日久,遇劳则发,冯氏[5]认为当属中医内伤头痛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亲密关系,治疗用当归芍药散,当归、白术、川芎、白芍、泽泻、茯苓、葛根、全蝎,有热者加黄芩;此方肝脾同治,以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但以活血为主,对于脾虚肝旺及久病入络的血瘀头痛效果明显,临床治疗35例,有效率为95.65%。陈氏[6]对偏头痛的体会是认为无论外感或内伤引发的偏头痛,均为气血运行失调,气机阻滞,脉络不通引发,而痛处多在头之两侧,为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自拟芎柴丹胡汤:川芎、柴胡、丹参、延胡索、白芷,运用柴胡引诸药入少阳,5日为1个疗程,临床治疗238例,普通5~7日可痊愈,或10日明显减轻好转。谢氏[7]亦认为偏头痛属“久痛入络”,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58例,组方中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含有扩张血管减少血液黏稠度的当代药理作用,也符合了中医理论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邓氏[8]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4例,研究者结合中医“久病多痰”,“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观点,藉此方补养气血,化痰降浊,化瘀通络,标本兼顾治疗偏头痛,临床有效率为93.8%。张氏[9]在辨证立法用药上多从肝入手,若肝久病则肝血局限性,血虚生热,火动生风上扰清窍致经脉阻滞而发为头痛,取辛芷四物汤治疗偏头痛56例,疗效明显,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细辛、白芷、丹参、延胡索、夏枯草、钩藤、草决明,取四物汤滋肝阳血,钩藤、夏枯草等平肝风,延胡索、丹参活血通络,细辛芳香通窍止痛,诸药合用使得阴血足,肝木升,头痛可自消除。2.1.2中药外治采用某些特定药品,通过贴敷涂等办法从体外来治疗偏头痛,马氏[10]用头风膏贴在两侧太阳穴,每次贴敷6~8h,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头风膏构成有川乌、白附子、生南星、川芎、细辛、樟脑、冰片,研为细末调成糊状敷贴。临床发现通过头风膏穴位敷贴能引诸药达病位,并减少血液黏度,改善大脑血液循行作用。尹氏[11]针对外感与内伤偏头痛患者分别取不同中药研制成粉末,在穴位敷贴,外感型偏头痛,取细辛、附子、白芷、藁本、川芎、公丁香、皂角刺、延胡索、当归,上药研为粉末,以姜汁调成糊状,在风池、风府、头维、太阳穴位敷贴;内伤型偏头痛,其认为此证型痛多有定处,敷贴穴位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中医治疗偏头痛概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