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培训讲义[提要]本文重点对前纺车间运转管理中涉及的专业管理知识,管理程序、管理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供盐城市纺工培训班教材之用。可作为棉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参照材料。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有利的外部环境外,严格的高标准的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所产生的“管理效益”,必将推进企业综合水平的提高。这里仅对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工作进行专业探讨。1运转管理的任务、目的和条件1.1任务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一定数量的设备、原材料、能耗、劳力、器材、工具,按工艺设计的要求和规定的操作方法,生产下达的品种、规格,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生产定额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2特征由于前纺生产是多工序、多工种、多设备,三班制流水作业,加之品种多、型号多、工艺项目多、管理要求多,形成工作上的周而复始地连续性生产的特征。()1.3目的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生产出质量好、品种多、成本低、利润高、市场好的产品,为企业、国家作出更大贡献。1.4条件1.4.1劳动力——人。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最不稳定的生产要素。它随思想觉悟、健康状况、文化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年龄等因素不同而异。精兵应在合乎时代的政策与节奏中培养磨练而成。1.4.2劳动工具——设备。设备分主机、辅机、计量仪器、器材等。它因型号、机别、装配质量而不同,又因使用条件、维修优劣而有差异。1.4.3劳动手段——工艺。工艺即使用劳动工具时的参变数。它含工艺设计、工艺纪律、工艺上车及对在制品、成品质量的控制与优化。1.4.4劳动对象——原料。按成纱品种规格选用配比原料,其抽调数量有规定要求,做到配料稳定,满足高效、优质、低耗、低成本的要求。1.4.5劳动场所——环境。环境包括温、湿度、新鲜空气含量、含尘、噪声、照明,安全及休息场所等。它是优质、高效、保健的重要条件。以上即为生产五要素,时时刻刻发生着动态变化,运转管理者应具备预见、分析、处置的能力,协调地安排好轮班工作。2责任制2.1运转主任职责(1)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和生产,保证各工序产品质量。(2)负责相关原始记录的保管和填报。配合产品标识工作的具体实施。(3)负责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参与后道不合格品的评审,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处置。(4)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报告。(5)负责生产现场的控制,协调轮班之间的工作状态。(6)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积极应用统计技术,正确反映生产状况。(7)负责产成品在工序间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回脚花的分类、处理和回用。2.2值班长职责(1)负责组织本班职工按生产工艺、计划进行正确操作和生产,稳定产品质量。(2)负责生产现场的控制,协调前后工序产质量状态,合理安排劳力和看台面。(3)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爱护和用好设备,反映工艺、设备和温湿度状况。(4)负责做好接班与交班工作和有关的轮班检查、前后道访问工作。(5)负责定台供应、定置管理、定额生产、定数使用、定标上车的“五定”控制。(6)负责产成品在工序间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回脚花的分类和回用。2.3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的形式很多,有计件制、百分制、系数制、多联承包制、年薪制等。3交货期(计划管理)3.1合同评审工作程序(略)3.2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编制计划必须做到及时、预见、群众、可靠、先进、严肃“六个性”。按数量、交货期决定细纱机开台数,兼顾前纺及筒摇能力,决定开纺日期,以书面形式下达到车间。3.3生产计划的实施程序车间对已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预测完成的可能性,实施反馈。组织实施时对标识、容盛器、翻改及原料、工艺进行控制督查。实施后通过开台,报表了解进度,进行协调,做到如期完成。3.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1营销有: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产销率,货款回笼率,出口销售额。3.4.2产量有:纱混合数其中:纯棉、混纺、OE纱吨数。3.4.3质量有:纱线一等品率、优等品率、乌斯特统计值。3.4.4消耗有:通扯用棉量、用涤量,折28号基本生产用电,折29号全厂用电,万锭时物料消耗,吨纱包装料消耗。3.4.5生产水平有:平均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