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年级:高二年级册数:《唐诗宋词选读》单元:“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题目:《醉花阴》有这样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位奇女子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她,曾拥有美满爱情她,曾拥有美满爱情她,又经历离合丧乱她,又经历离合丧乱她,开创易安词体她,开创易安词体她,极是当行本色她,极是当行本色她,被誉为婉约词宗她,被誉为婉约词宗她就是她就是宋代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宋代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感受作者忧世伤时的情怀。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前期作品:表现伤春怨别、闺阁生活,清新自然关注李清照其人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唱三叹,情调凄婉——后期作品: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和沉痛凄婉的感伤,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关注李清照其人醉花阴醉花阴李清照•赏读醉花阴醉花阴一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愁”——孤独愁苦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内容:淡烟薄雾凄迷朦胧,秋凉渐侵,又逢重阳佳节,一个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终日寂寞无聊、孤寂愁苦,形容憔悴,衣带渐宽。三读:咀嚼品味,解读意象谈人情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2、“半夜凉初透”,词人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橱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品味下片的艺术境界,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菊之味”?16故事链接小组讨论: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中,意象有何特点?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薄雾”、“浓云”,意象暗淡、凝重。词人借景渲染孤寂郁闷的愁情。“愁永昼”,直接抒发愁苦之情,突出愁之长久。“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更烘托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寂寞难耐的愁情。小组讨论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凉意从何而来?——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当下半夜凉意刚开始袭来,她就敏感的觉出了透彻肌骨的寒意。•——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夫妻共同把盏赏菊、相依相偎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一天,家人团聚,登高求福,饮酒赏菊,偏偏丈夫游玩不归,词人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3.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品味下片的艺术境界,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菊之味”?“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酒”字之前本有“菊花”二字,这里省略了。“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