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后以作诗“谤讪朝廷”而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论画主张“神似”;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有《东坡全集》、《东坡词》。我我往往往往调寄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能否把“公谨”换成“周瑜”?“初嫁”改成“出嫁”?《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樯橹灰飞烟灭”有的版本作“强虏灰飞烟灭”,请大家讨论一下,哪一种版本好?为什么?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当词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般推进时,词人的感情来了180º的大转弯。最后几句,有人说,体现了词人的消极情绪,与整首词的豪放基调不协调。你们怎么看?1、赤壁景物的描写画面开阔,意境恢弘高远,气势磅礴有力,让人心潮彭湃,激动不已。2、周瑜形象的塑造周瑜风度潇洒,温文尔雅,叱咤风云;大敌当前,谈笑自若。词人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啊!这首词的豪放主要体现在:课外鉴赏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