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第一单元走近经济返回(图)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的特点1.1.社会性——是时代的镜子;社会性——是时代的镜子;2.2.针对性——是问题的反映;针对性——是问题的反映;3.3.真实性——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用事实来说话;4.4.典型性——反映一般规律。典型性——反映一般规律。一、字词实惠(实际的好处)认同度(对某一问题认识相同的比率)攒zǎn钱(积聚钱)弘hóng扬(发扬光大)二、课文研讨:自学第20页《调查的开始和报告的写作》,结合本课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与报告之间有何关系?——《调查报告》是“七分调查,三分报告”。“调查”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发言形式”。2.本课的调查背景如何?——见第15页注释①3.调查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本课采取了哪种方式?——调查有表格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调查等。表格调查和问卷调查较为便捷,访问调查真实可信,电话调查省时省力,文案调查易于操作,实地调查现场感强。本课是问卷调查。4.对调查的选题有何要求?本课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应以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的某些问题作为选题。本课选题既有社会意义,又有时代气氛,符合要求。5.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①确定问卷名称、形式。②确定调查对象。③精心提出问题。•请每个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是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是为了了解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为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现象提供依据。请您支持我们的问卷调查。•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地点:市•您的身份是: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您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B.不是•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1.您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C.尽量追求高标准•2.您个人的消费标准是怎样的?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C.尽量追求高标准•3.您如何看待勤俭节约这种精神?A.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可以在全社会提倡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C.现在已经过时•4.您赞同人应该及时享受吗?A.赞同B.一般C.不赞同•5.您赞同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应该努力追求眼前最大程度的享受吗?A.赞同B.一般C.不赞同•6.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不愿意•7.您攒钱的情况是怎样的?A.正在攒B.准备攒钱C.以前攒过,现在不攒了D.从来没攒过钱E.没有钱可攒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6月•温馨提示:•1.问卷调查一般都有前言,说明问卷意义、提示回答问卷应注意的事项。•2.问卷中的语言要体现出对被调查者的尊重,如用“您”来称呼被调查者,开头和结束时的感谢的话等。•3.问题的排列应注意内在的关联,或先易后难,或同类组合,或按时间顺序等。•4.选项的排列次序应有一定的条理性、阶梯性。6.本课是如何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见第21页第5自然段。7.调查报告的双行标题中的正标题和副标题各点明什么:①内容;②对象;③主题;④人物。——正标题点明了③主题;副标题点明了①内容。8.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有哪些?本课采用了什么形式?——见第22页表格。本课的结构形式是:背景材料(注释①)——结论——调查结果及分析——总结。作业:•1.探讨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念呢?•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本地经济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