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_第1页
1/15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_第2页
2/15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_第3页
3/15
故都的秋郁达夫【诗歌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导入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背景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受白色恐怖的威胁,由上海迁居杭州。这一阶段是他思想最为消沉的时期。由于对革命的深切失望而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企图在理想的世外桃源里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这段时间,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一时期,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7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来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配乐朗诵思考: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感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感情!情!总起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分写民居秋意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斜桥话秋图胜日佳果图总写记叙议论乡国有异,秋感略同故都之秋,别有深味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清、静、悲凉解读秋景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体会故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民居秋意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斜桥话秋秋日胜果问题探究◆作者笔下的秋为何显示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为何作者向往北国之秋?◆总结本文的抒情技巧!课外延伸在体会了故都的秋味之后,结合古诗词及现代散文中的秋味,感悟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秋味!随堂练习结合刚才你对现实中秋味的感悟,运用“以景抒情,缘情造景”的手法写一段表现家乡秋味和自己心境的秋景短文!(当堂完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