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徐志摩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出生在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胡,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考入北大同年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赴美留学,1920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爱上林徽音1922年与元配夫人离异,同年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成立新月社,他是主要成员。•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任翻译后随其周游欧洲,•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他的微薄收入难以满足陆小曼的需求,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1931.11.19飞机失事,死于泰山脚下,诗人的感情生活是波澜的,•但诗人的心却是火热的,他就象他的诗一样轻轻的离开我们,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徐志摩,他是一位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性主义诗人,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了徐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也有人称他的人与诗都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徐志摩应该是幸福的,他坚决地抵拒过别人强塞给他的爱,比如张幼仪;他放恣地追寻过自己的爱,比如陆小曼;他始终忘不掉内心永远的爱,比如林徽因。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zxxkw徐志摩与张幼仪徐志摩与林徽因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zxxkw徐志摩与陆小曼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了一片“云彩”,年仅36岁。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康河,,我敢说,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徐志摩徐志摩“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荇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慢溯寻梦图夜晚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淡淡的无奈与感伤.又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欢喜和眷念•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河畔的金柳”...